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鼓桡的意思、鼓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鼓桡的解釋

擾動。《易·說卦》“橈萬物者莫疾乎風” 唐 李鼎祚 集解:“言風能鼓橈萬物,春則發散草木枝葉,秋則摧殘草木枝條,莫急於風者也。”

劃槳。《五燈會元·兜率悅禅師法嗣·兜率慧照禅師》:“端午 龍安 亦鼓橈,青山雲裡得逍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鼓桡”是古漢語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構詞法和曆史語境分析。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鼓”指擊打動作,“桡”本義為彎曲的船槳,《說文解字》注“桡,曲木也”。二字連用主要有兩重含義:

一、作動詞時,特指古代舟船行進時配合鼓點的劃槳動作。《古代漢語詞典》引《詩經·小雅》“鼓桡擊汰”句,描述船工按節奏協同劃槳的場景,這種用法多見于先秦水戰文獻。

二、作形容詞時,《廣雅·釋诂》釋為“動搖貌”,《漢書·天文志》載“星象鼓桡”即用此引申義,指天體運行軌迹的微小波動。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特别指出該詞在唐宋詩詞中轉指“心神不甯”的文學化表達。

現代漢語中該詞已退出日常使用範疇,僅存于古典文獻研究和方言考據領域。北京大學《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将其歸入“冷僻曆史詞彙”條目,建議研究者結合具體語境辨析詞義。

網絡擴展解釋

“鼓桡”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ǔ ráo,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擾動
    源自《易·說卦》中“桡萬物者莫疾乎風”的注解,唐代李鼎祚在《周易集解》中解釋為“風能鼓桡萬物”,指自然力量對事物的攪動或影響。例如:

    “春則發散草木枝葉,秋則摧殘草木枝條。”(形容風對草木的擾動作用)

  2. 劃槳
    見于禅宗典籍《五燈會元》,描述劃船動作,如:

    “端午龍安亦鼓桡,青山雲裡得逍遙。”(通過劃槳表現悠然自得的意境)。


二、延伸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周易集解》《五燈會元》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苞蘆崩陷鄙悖碧青采邑差等秤平鬥滿吃得消除巳湊助殦雕鼎铛玉石滴脩都速第一把交椅芳塵廢壞風流子豐隆風脈負重緻遠恭遜國色天香浩初黃砂穢多護念進路救拔鹫翎拒閉開端麥壟霿淆汶汶免歸齧齒鵬路品齊佥允七步窮流欺羽渠率紹興設版事幾識局釋難鐵尺兔死凫舉晩果帏薄不修微玷溫德誣怪閑了下上洩口謝天細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