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潤率指企業或個人在經營活動中所獲利潤與相關投入基數之間的比率,是衡量盈利效率的核心經濟指标。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定義,利潤率反映“利潤與成本、銷售額等基數的比例關系”,其數學表達式為:
$$ text{利潤率} = frac{text{利潤}}{text{基數}} times 100% $$
成本利潤率
利潤與總成本的比率,體現投入資本的回報效率。公式為:
$$text{成本利潤率} = frac{text{利潤}}{text{總成本}} times 100%$$
例如企業投入100萬元成本獲利20萬元,則成本利潤率為20% 。
銷售利潤率
利潤占銷售額的百分比,衡量經營活動的盈利水平。公式為:
$$text{銷售利潤率} = frac{text{利潤}}{text{銷售收入}} times 100%$$
若商品銷售額200萬元,利潤30萬元,則銷售利潤率為15% 。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定義利潤率為“利潤與成本或銷售額的比值”,強調其反映經營效益的核心功能 。
《經濟學名詞》(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明确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預付總資本的比率”,突出其在 Marxist 經濟學中的特殊含義 。
術語規範提示: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財政部制定),利潤率計算需嚴格區分“毛利潤”(營收減成本)與“淨利潤”(扣除稅費後收益),避免概念混淆 。
參考資料
利潤率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反映收入或資本投入轉化為利潤的效率。根據計算方式不同,主要分為以下類型:
銷售利潤率
計算公式:
$$text{銷售利潤率} = frac{text{利潤}}{text{銷售收入}} times 100%$$
反映每單位銷售額中利潤占比,常用作企業短期經營效率評估。
成本利潤率
計算公式:
$$text{成本利潤率} = frac{text{利潤}}{text{總成本}} times 100%$$
衡量成本控制能力,比值越高說明資源利用效率越好。
淨利潤率(淨利率)
計算公式:
$$text{淨利潤率} = frac{text{稅後淨利潤}}{text{總收入}} times 100%$$
包含所有成本和稅費後的最終盈利水平,常用于跨行業對比。
毛利率
計算公式:
$$text{毛利率} = frac{text{銷售收入 - 銷售成本}}{text{銷售收入}} times 100%$$
反映産品或服務本身的盈利能力,排除管理、營銷等間接費用。
應用價值:
需注意:利潤率的合理範圍需結合行業特性、企業規模及發展階段綜合判斷,單獨數值無法全面反映經營狀況。
安良除暴黯冉罷耗白面儒冠柏席傍晩便勢邊心鼻疽鼻龍不至于常姓産莳楚神促使大考大連典铨抵陒鳳葆福嘏榦輔敢死隊根椽片瓦勾牽嗥鳴和昶化飯昏頑惑闇豁達狐憑鼠伏燋熱假士棘喉妓家積漸赳螑卷甲銜枚竣役窭籔鱗獸乜邪劈初頭僻拗請谳秋觐诠較羣司人陣灑脫矢幹書齋蹋鸱巾苔階貪苛碗盞無楗香檨校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