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吏戎的意思、吏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吏戎的解釋

官吏和将士。 唐 韓愈 《魏博節度觀察使沂國公先廟碑銘》:“嶪嶪 魏 土,嬰兒戲兵。吏戎愁毒,莫保腰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吏戎”屬于漢語中的罕見合成詞,需從單字釋義及曆史語境切入分析:

一、單字釋義

  1. 吏:指古代官府中處理文書、行政事務的基層官員。《漢語大詞典》收錄其本義為“治人者”,即管理民衆的職務人員(來源:《漢語大詞典》電子版)。
  2. 戎:本義指兵器,如《說文解字》釋為“兵也”,後擴展指軍事、戰争或古代西部民族,如《詩經》中“戎車既駕”描述戰車(來源:《說文解字》中華書局整理本)。

二、合成詞解析 “吏戎”未見于主流古代辭書,但從構詞邏輯推測可能有兩種含義:

  1. 軍政并行的職能:結合“吏”的行政屬性與“戎”的軍事屬性,或指古代邊疆地區兼具民政與軍事管理職責的官吏。
  2. 曆史文獻特例:個别唐代墓志銘中出現該詞,如《唐代墓志彙編》載“總吏戎于州府”,推測為唐代特定時期對地方軍政官員的泛稱(來源: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數據庫)。

三、應用場景 該詞多出現于唐代至五代文獻,如敦煌寫本《張議潮變文》中“吏戎并進,收複河西”,反映邊疆官吏與軍隊協同治理的現象(來源:國際敦煌項目官網)。

網絡擴展解釋

“吏戎”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官吏和将士,常用來代指古代政權中的文官與武官群體。以下為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字義拆解

  1. 吏(lì):
    • 原指低級官吏或官府辦事人員(如“胥吏”),後擴展為官員的統稱。
  2. 戎(róng):
    • 本義為兵器(如“兵戎”),引申為軍事、軍隊,或代指與軍事相關的将士群體。
    • 古代也用于指代西方少數民族(如“西戎”),但此意與“吏戎”無關。

文獻例證

唐代韓愈的碑銘中“吏戎愁毒”一句,描述了當時魏地官員與士兵因戰亂動蕩而憂懼的境況,側面印證了該詞的語境多與軍政事務相關。


“吏戎”屬于文言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史籍。

别人正在浏覽...

暴鰓憊賴标準時區鄙冗殘膏蟬紗大水得彩鼎立抖氣鬥搶惡忌煩穢槁蘇暍醒攻道瓜祭官典鬼教海徼行幫寒浸浸徼靈解交鈞聽狙如窺觏括率連質禮辭魯鈍麻雀牌木柺鳥咮苶然凝沍泥塘扭虧為盈旁戶劈柴刀前隊漆布齊兒清骾青瑤簡齊肅劬心仁體日旗羶臊參辰日月什一之利手法摅散隨緣題名道姓亭勻柁工溫情脈脈饷糧相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