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參辰卯酉 ”。
“參辰日月”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描述人際關系、立場沖突或事物間的不可調和性。例如:“兩人觀點如參辰日月,始終無法達成共識。”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多個權威來源,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漢典、成語詞典等工具。
《參辰日月》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天空中的星星和太陽月亮。下面将對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和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參辰日月》這個詞由3個漢字組成,分别是“參”、“辰”和“日”。其中,“參”字的部首是“厶”,總筆畫數是8;“辰”字的部首是“辰”,總筆畫數是7;“日”字的部首是“日”,總筆畫數是4。
《參辰日月》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根據《山海經》的記載,古人認為星星是神仙的坐騎,而太陽和月亮則是神仙的住所。因此,這個詞用來形容天空中的星星和太陽月亮。
在繁體字中,詞語《參辰日月》的寫法保持不變。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可能存在一些變體形式。
1. 夜晚的天空布滿了參辰日月,美得讓人心醉。
2. 星河閃耀,參辰日月照亮着大地。
3. 漢字的演變,見證了參辰日月般的變化。
與《參辰日月》相關的組詞可以包括:
1. 參悟:指參透、領悟。
2. 日月無光:指大災大難之時,形容世道混亂。
3. 酌古參今:指借鑒古代的經驗和教訓,以應對當下的問題。
4. 月明星稀:表示夜晚的天空月亮明亮,星星稀少。
與《參辰日月》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星光:指夜晚天空中星星的亮光。
2. 月色:指夜晚的月亮散發的光芒。
3. 日影:指陽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
與《參辰日月》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黑暗:指沒有光亮的狀态。
2. 昏暗:指光線不明亮,昏暗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