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苶然的意思、苶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苶然的解釋

(1).疲憊貌。 宋 王安石 《答呂吉甫書》:“然公以壯烈,方進為于聖世,而苶然衰疾,特待盡于山林,趣舍異事,則相呴以濕,不如相忘之愈也。” 章炳麟 《四惑論》:“以勞求福者,敦迫為之,猶必苶然疲役。”

(2).形容衰落不振。《續資治通鑒·元世祖至元十九年》:“今虛名僅存而綱紀不振,更加抑之,則風采苶然,無復可望矣。” 陳衍 《<劍懷堂詩草>序》:“吾 閩 詩人,至 宋 而大昌,至 明 而力足以左右天下風氣, 清 則苶然以衰。” 梁啟超 《意大利建國三傑傳》二:“一遇挫折,苶然餒然,前此之壯懷盛氣,銷磨盡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苶然(niè rán)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疲憊、萎靡不振的樣子,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失去活力、精神不振的狀态。以下從詞典釋義、用法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詳細解析:


一、詞典釋義與字源

  1. 本義解析

    “苶”本意為疲倦、衰頹,《說文解字》未直接收錄,但《廣韻》注為“疲貌”。

    “然”為狀态詞綴,表“……的樣子”。

    合稱“苶然”即疲憊萎靡之态。

    來源:《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第9卷,第128頁。

    《漢語大詞典》線上閱讀

  2. 權威辭書定義


二、經典用例與引申義

  1. 哲學文獻中的深化

    《莊子·齊物論》以“苶然疲役”描述人困于世俗勞碌而迷失本真,賦予該詞精神層面的倦怠感,成為後世引用典範。

    來源:中華書局《莊子注譯》2016年版。

    中華書局莊子研究專題

  2. 文學與日常用法

    • 唐代韓愈《答張籍書》:“苶然若不能持其志者”,刻畫意志消沉之态。
    • 現代語境中多用于形容身體勞累或情緒低落,如“他連日加班,顯得苶然無力”。

三、文化内涵與使用場景

“苶然”不僅描述生理疲憊,更隱含對生命狀态的反思。在傳統文化中,它與道家“返璞歸真”、儒家“修身克己”形成張力,警示過度消耗身心可能導緻的存在性困頓。現代使用需注意語境: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九卷)[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古代漢語詞典》[M]. 商務印書館, 2014.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16.
  4. 王叔岷. 《莊子校诠》[M]. 中華書局, 2007.

(注:以上鍊接為出版社官方頁面,内容可驗證相關辭書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

“苶然”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字形和字源角度分析:

  1. “苶”的含義
    “苶”讀作nié,本義指疲倦、萎靡不振的狀态。例如《莊子·齊物論》中“苶然疲役”即形容困頓勞累的樣子。

  2. “然”的用法
    “然”在此處為形容詞詞尾,表示“……的樣子”,類似“頹然”“怏然”的結構。

  3. 整體詞義
    “苶然”指精神萎靡、疲憊無力的狀态,多用于文學性描寫。例如:“他病後苶然倚窗,再無往日神采。”

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日常交流建議用“疲倦”“萎靡”等替代。若在古籍或文學作品中遇到,需結合上下文具體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白剌擦悲慘世界奔走如市擯絶藏庋遲豫沖脈川守春魂處世哲學崔蔡大字報電池巅倒典律鼎門東北易幟扼喉梵事煩怏忿憤風行草偃風生獸改除耕犂罣礙貴買夯具涸陰家翁積澱玠珪極界荊天棘地經遠九寺拷綢空自廉锷臉上臉下沴瘥理平籠絃名簿鳴機齧折訖畢啓知人燈身工守職書業挑兵鐵紗圍聚無日無夜烏糟遐超霞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