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瓜祭的意思、瓜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瓜祭的解釋

謂食瓜薦新,必先祭祖,示不忘本。《禮記·玉藻》:“瓜祭上環。” 孔穎達 疏:“瓜祭上環者,食瓜亦祭先也。”《論語·鄉黨》:“雖蔬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瓜,一本作“ 必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瓜祭是中國古代飲食禮儀中的一種祭祀習俗,特指用瓜類作為祭品供奉祖先或神靈的儀式。該詞最早見于《論語·鄉黨》:"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指古人在日常飲食前取少許瓜品祭祀以示敬意的行為。

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解析:

  1. 核心定義

    《漢語大詞典》釋為"古人食前以瓜祭祖"的簡樸祭禮,強調其"不忘本"的倫理内涵。這種儀式要求祭祀者保持莊重恭敬的态度,即使日常粗茶淡飯也要恪守禮制。

  2. 文獻溯源

    劉寶楠《論語正義》引《玉藻》注:"瓜祭者,食瓜亦祭之也",揭示周代禮制中"食必祭"的普遍性。鄭玄注《禮記》時特别指出,瓜祭屬于"祭先"範疇,即通過食物分祭表達對發明飲食之人的追念。

  3. 儀軌演變

    據清代學者淩廷堪《禮經釋例》考證,瓜祭最初涵蓋所有瓜果類祭品,後隨禮制簡化特指夏季時令瓜品。漢代以降逐漸演變為特定節令(如立夏、伏日)的祭祀活動,唐宋時期在《東京夢華錄》中仍有相關記載。

  4. 文化内涵

    現代學者楊樹達在《漢代婚喪禮俗考》中分析,瓜祭承載着古代"報本反始"的哲學思想,通過日常飲食的微小儀式強化宗族倫理。其"物微禮重"的特征,體現了儒家"克己複禮"的實踐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

“瓜祭”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祭祀習俗,主要含義及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古人在食用新成熟的瓜果時,必先祭祀祖先或神靈,以示不忘根本。這一行為體現了對先人的敬重和感恩。

二、具體做法

  1. 祭品選擇:取瓜的上環部分(即帶蒂的頂部)作為祭品。《禮記·玉藻》記載“瓜祭上環”,孔穎達疏解為“切瓜作環形,祭祖時用上環”。
  2. 祭祀态度:即使日常飲食簡單(如蔬食、菜羹),祭祀時也需保持莊重恭敬。《論語·鄉黨》提到孔子“瓜祭,必齊如也”,強調祭祀的虔誠。

三、文化意義

四、文獻記載差異

關于“瓜祭”一詞,存在不同解釋:

  1. 版本争議:《論語》中“瓜祭”在部分版本寫作“必祭”,可能為傳抄之誤。
  2. 延伸含義:極少數資料提到“未經邀請參與祭祀”的引申義(如),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為後世誤讀。

五、現代應用

如今“瓜祭”一詞多用于古文研究或民俗探讨,例如臘月二十三“糖瓜祭竈”等習俗中仍可見類似傳統。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禮記·玉藻》《論語·鄉黨》原文,或參考漢典、查字典等權威釋義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麟拜阙鞭撻不摸頭餐玉草賦撤材晨興夜寐恥辱辭翰撮算大估盜帑電離度疊嬗頂梁妒昧敦舊恩異房箙飛利蜂興分頻告劄廣開才路捍格豪湍花殘月缺浣花劫打借券斤斧景區景勝九扈雞瘟極役開疆辟土虧蔽流泛亂砍魯禽盲公鏡民窯抹階瞥地輕才情趣橫生瓊斝上回生台庶寮黍民缇彀霧縠無緣無故先系小黃魚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