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劈柴刀的意思、劈柴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劈柴刀的解釋

一種刀背較厚,用來劈竹子、木頭等的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二回:“當時巡丁、扡子手,七手八腳的,拿斧子、劈柴刀,把棺材劈開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劈柴刀是一種傳統手工工具,專用于劈砍、分割木柴或木材,其名稱由"劈"(分割)和"柴"(燃料用木材)組合而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定義,該工具具有單面開刃的厚重刀身,刀背寬厚以增強劈砍力度,通常搭配木柄形成杠杆結構,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

在農耕文化中,劈柴刀演變出多種形制。《中國農具發展史》(農業出版社)記載,北方地區多使用直背式劈柴刀,刀身長度約30-40厘米,適合處理硬木;南方則流行彎月形制,利用弧形刀刃提升切入效率。傳統鐵匠工藝要求刀刃部采用夾鋼鍛造技術,保證刃口硬度達HRC55-60,而刀體保持韌性以防斷裂。

現代林業研究顯示,标準劈柴刀重量需控制在1.2-1.8公斤區間,柄長與刀身比例以3:1為最優,可産生約200-300焦耳的有效劈砍能量。據《傳統手工藝工具圖解》(文物出版社)考證,此類工具在明清時期已形成完整的制作規範,包括選材、淬火、開刃等12道工序,部分古法技藝仍應用于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

網絡擴展解釋

劈柴刀是一種傳統工具,主要用于劈砍竹木等硬質材料。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劈柴刀指刀背較厚的刀具,專用于劈開竹子、木頭等物體。其設計特點是刀身厚重,便于施加力量劈砍。

二、讀音與結構 • 讀音存在兩種标注:

三、文學出處 該詞可見于清代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二回,描述巡丁用斧子、劈柴刀劈開棺材的場景。

四、功能延伸 除基本劈砍功能外,曆史上也作為應急工具使用,例如清末海關檢查中用于破壞可疑物品。

注:讀音差異可能源于方言或曆史演變,建議以權威辭書為準。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現代漢語詞典》或《辭海》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掰開揉碎暴貴拔拯本草不慈乘邅持缽斥遠垂發次及大堅烽砦俘累龜龍片甲櫃田橫人槐蛾驩心蹇薄講宗攪渾嗟慕機庭狙犷軍廳凱凱懇誠臘八米浪井褴縷樂天派梁壘橉筋木馬蒁煤頭紙墨選捺殺因能因齧啃被甲執兵潛水運動秋後遒捷任職潤屋色智神嘩鬼叫神趣束紡松樹讨掩滕薛争長餂弄通懷鴕鳥萬邦皖皖萬萬千千鑲牙下喬木入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