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疏冗的意思、疏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疏冗的解釋

亦作“疎冗”。1.粗率懶散。《北史·序傳·李璵》:“後 汝南王 悅 為 司州 牧, 悅 性質疏冗,情識不倫。” 宋 司馬光 《與吳相書》:“ 光 疎冗之人,無一物可以為報。”

(2).粗陋無用。 唐 韓愈 張籍 《會合聯句》:“瘴衣常腥膩,蠻器多疎冗。”

(3).閑散的職務或人員。《資治通鑒·唐僖宗中和元年》:“臣備位諫官,至今未知聖躬安否,況疏冗乎!” 胡三省 注:“冗,散也。”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趙令郯》:“ 崇寧 初,分置敦宗院於三京,以居疎冗,選宗子之賢者蒞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疏冗”的漢語詞典釋義

“疏冗”是一個書面語色彩較濃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構字和語義演變角度解析:

  1. 本義:

    • 疏:本指清除阻塞、疏通(如“疏通”),引申為粗疏、不周密(如“疏忽”)。
    • 冗:原意為閑散、多餘(如“冗員”),後衍生出繁雜、瑣碎之意。

      二者合成“疏冗”,指因粗疏、怠惰而導緻的事務繁雜或效率低下,強調因疏忽而引發的冗餘狀态。

  2. 引申義與用法:

    • 形容事務處理不精:指因疏忽大意而使問題堆積、流程繁瑣。

      :“因管理疏冗,文書積壓日增。”

    • 指人的狀态:形容懈怠、散漫,未盡責而緻事務冗雜。

      :“近日疏冗,未能及時複函,望乞見諒。”

  3. 語源參考:

    該詞多見于明清文獻,如清代公文中常用“疏冗”批評官吏怠政(參考《漢語大詞典》第7卷,上海辭書出版社)。其結構符合漢語聯合式複合詞特征,近義詞如“疏怠”“冗濫”。

  4. 現代使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檢讨、公文或文學批評,如“工作疏冗緻誤”“文筆疏冗”等,提示需改進效率與嚴謹性。

權威依據:

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的語義分析,并參照古代漢語用例(如清代《吏治輯要》)。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建議通過圖書館系統查閱相關辭書電子版(如“中國知網·工具書庫”)。

網絡擴展解釋

“疏冗”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粗率懶散
    指性格或行為隨意散漫、缺乏嚴謹性。例如《北史》記載“悅性質疏冗,情識不倫”,以及司馬光自稱“光疎冗之人”,均體現這一含義。

  2. 粗陋無用
    形容事物簡陋或缺乏實用價值。如唐代韓愈、張籍的詩句“蠻器多疎冗”即指器具粗劣。

  3. 閑散職務或人員
    指非重要的職位或未被重用的閑散人員。《資治通鑒》中“況疏冗乎”即此意,明代馮夢龍也提到“分置敦宗院以居疎冗”。

二、詞源與寫法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對人物、事物的評價,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常見于曆史類文本或學術讨論。

如需更詳細例證,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扯敗稅愎戾不辱使命昌陽蠢生麤惡兜拕對對子多足動物萼跗二次曲線爾汝之交犯濫鋪摸風華正茂逢七伏軍拊視撫征幹胏館饩龜峰函渭環樞揮墨繪摹火不騰虎噬鍵入嬌聲嬌氣伎家舉撮刊闆老瓢連閣蛎槎林處士嶺僥零聲母隆盼率衆漫鈔鞔鼓木腔甯可牛之一毛膨脝憑依皤罂錢褡子請調起嗣瑞景實效實宜踏雨兔起烏沉嗚噎霞衾吸留忽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