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廪廪的意思、廪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廪廪的解釋

亦作“廪廩”。1.危殆;阽危。廪,通“ 懍 ”。《漢書·食貨志上》:“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為此廩廩也,竊為陛下惜之。” 顔師古 注引 李奇 曰:“廩廩,危也。”

(2).驚慌貌;危懼貌。 清 錢謙益 《上高陽師相書》:“千百夫之長以及士卒,廩廩奔命,如不終日。” 嚴複 《主客平議》:“比者 奧 、 意 、 德 、 俄 之主,鹹早暮廩廩於均富無政府黨人,如此而曰國治,得乎?”

(3).謂有風采。廩,通“ 凜 ”。《漢書·循吏傳序》:“所居民富,所去見思,生有榮號,死見奉祀,此廩廩庶幾德讓君子之遺風矣。” 顔師古 注:“廩廩,言有風采也。” 明 蔡汝楠 《創建大複何先生祠記》:“矧平生風節,又廪廪較著者哉!”

(4).猶庶幾,漸近。《史記·孝文本紀贊》:“廩廩鄉改正服封禪矣,謙讓未成於今。”《公羊傳·襄公二十三年》“夏, 邾婁 鼻我 來奔” 漢 何休 注:“所聞之世,内諸夏,治小如大,廩廩近升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廪廪”的詞義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廪廪”是“廪”的疊詞形式,其核心含義與“懔懔”相通,表示戒懼、謹慎的狀态。根據《說文解字》段玉裁注,“廪”在古文中與“癛”疊韻互訓,本義為“寒而取之”,後引申為對事物的敬畏與警惕。例如《漢書》中“廪廪庶幾”即形容心懷戒慎、如履薄冰的心理狀态。

二、具體用法

  1. 通“懔懔”
    表示戒懼、警惕,如賈誼《論積貯疏》中“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為此廪廪也”,形容對時局的憂懼。

  2. 漸近之義
    在《公羊傳》等文獻中,“廪廪”可指逐漸接近某種狀态,如“廪廪近升平”,描述社會逐步趨向安定繁榮。

三、關聯詞義

“廪”單字本義為糧倉(如“倉廪實而知禮節”),後衍生出“官府供給糧食”的動詞用法(如“廪食”)。其疊詞形式“廪廪”則通過通假擴展出抽象的情感含義。

四、讀音與結構

總結來看,“廪廪”主要用于形容謹慎、戒懼的心理狀态,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引申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廪廪

廪廪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勉勁、努力地做事。它的拆分部首是⻏(門)和(心),共計14畫。

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漢字書法,繁體字為廩。在古時候,廪是一個專門指供給宮廷食物的倉庫。因此,廪廪這個詞也常常用來形容人們如同糧倉中食物被奉獻出去一樣,為了某些目标或願望而不斷地努力。

廪廪在繁體字中隻寫作廩,和簡體字的寫法幾乎一樣。不過,繁體字的書寫方式更為繁複,有時候會采用更多的筆畫和部首。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廪廪」這個詞為例,古代的寫法中,「廪」的上方有一個扁文簋(一種古代宴會上用的盛器),下方是「㒸」,這裡表示給人食物,中間的「一」則是決意驅動過程。當時的寫法更為形象和富有古代特色。

例句:

1. 他每天都廪廪地學習,終于順利通過了考試。

2. 她廪廪地工作,為了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組詞:

1. 廪吏:指古代負責管理廪倉的官員。

2. 豐廪:指廪倉中盛滿了糧食,形容國家興旺富裕。

近義詞:

1. 刻苦:形容勤奮努力,專心一意地去做某事。

2. 力争:形容為了某個目标而努力奮鬥,毫不放棄。

反義詞:

懶散:指做事不勤奮,不努力,沒有精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