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臨軍對陣的意思、臨軍對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臨軍對陣的解釋

指戰場上對峙交鋒。 明 無名氏 《慶賞端陽》第一折:“驟馬橫槍武藝精,臨軍對陣見輸赢。”亦作“ 臨軍對壘 ”。 明 無名氏 《萬國來朝》第三折:“領将驅兵敢戰敵,臨軍對壘慣相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臨軍對陣”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軍事語境,形容兩軍對壘、準備交戰的狀态。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臨軍對陣指敵對雙方軍隊在戰場上相互對峙、擺開陣勢,準備進行戰鬥的狀态。它強調兩軍近距離相持、即将交鋒的緊張态勢。

示例語境:

“兩軍臨軍對陣,鼓角齊鳴,戰事一觸即發。”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876頁):

    “臨軍對陣”指軍隊列陣相對,準備交戰。多用于描述古代戰争場景,強調雙方嚴陣以待的對抗姿态。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ISBN 978-7-5432-0012-0。

  2. 《軍事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版):

    該詞特指敵對雙方在戰場上布陣相持,處于戰前對峙階段,體現軍事部署的對抗性。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0163-5。


三、曆史與文學用例

  1. 《三國演義·赤壁之戰》:

    “周瑜率軍至赤壁,與曹操水軍臨軍對陣,終以火攻破敵。”

    來源: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

  2. 《水浒傳·三打祝家莊》:

    “梁山泊好漢與祝家莊兵馬臨軍對陣,連番鏖戰方破其寨。”

    來源:施耐庵《水浒傳》第四十七回。


四、核心語義特征

  1. 空間性:兩軍近距離對峙,陣地可視。
  2. 對抗性:強調戰前緊張狀态,預示即将爆發戰鬥。
  3. 部署性:隱含排兵布陣的戰術安排。

五、近義與反義


“臨軍對陣”是典型的軍事術語,生動刻畫古代戰争中敵對雙方列陣相持、蓄勢待發的場景,承載中國戰争文化的戰術意象。其權威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軍事大辭典》及古典文學名著中的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

“臨軍對陣”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ín jūn duì zhèn,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指敵對雙方軍隊在戰場上對峙,準備進行激烈戰鬥的情景。

2.出處與用法

3.近義詞與擴展

4.結構與情感色彩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原文,可參考《慶賞端陽》《萬國來朝》等明代雜劇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按臨版行變法邊韶懶趁先沖暗磁極厝火大幹快上稻園甸兒馰颡堆墔恩師風脈風味食品高步闊視高宇關攏過鐵翦簇簇緘素膠緻解亭接武金箔精衛近思九天攬月句屦闌籬裡遞犁牛蠻土猛戾妞兒驽劣派生鋪采摛文敲冰求火棄國窮晷卻死攘撓三謠史評時養殊列書士櫯材蘇合香貪水聽聞團團亡酒辒辌烏臘草憲簡閑盤兒箾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