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謠的意思、三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謠的解釋

指 唐 白居易 所作的《朱藤謠》、《蟠木謠》、《素屏謠》。 唐 白居易 《三謠序》:“予 廬山 草堂中,有朱藤杖一,蟠木機一,素屏風二。時多杖藤而行,隱機而坐,掩屏而卧。宴息之暇,筆硯在前,偶為《三謡》,各導其意,亦猶《座右》、《陋室銘》之類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謠”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三首謠體詩,分别為《廬山謠》《屏風謠》《蟠木謠》。這類作品以民間歌謠形式為載體,通過比興手法諷喻社會現象,表達政治理想。白居易在《三謠·序》中明确提及創作動機:“予廬山草堂中,有朱藤杖,有蟠木幾,有素屏風。因感三物,引謠以自釋。”

  1. 《廬山謠》

    以廬山為背景,借自然景象隱喻人生哲理,如“雲樹蒼茫一水間”暗含對宦海浮沉的感慨。該詩收錄于《白居易集校注》(中華書局,2006年版),體現其“文章合為時而著”的文學主張。

  2. 《屏風謠》

    通過描述素屏風的質樸無華,批判當時奢侈風氣。詩中“素屏野逸非華屋”一句,呼應白居易在《策林》中提倡的節儉治國理念。

  3. 《蟠木謠》

    以蟠木幾案為意象,抒發懷才不遇之歎,如“曲木天然不用裁”暗指人才應不拘一格任用。此作被收入《全唐詩》卷四百五十九,後世學者多将其與柳宗元《梓人傳》類比研究。

從文學史角度,這三首謠體詩繼承《詩經》諷喻傳統,融合樂府詩通俗性,成為中唐新樂府運動的實踐典範。日本學者靜永健在《白居易諷喻詩研究》(商務印書館,2018年)中指出,“三謠”是研究白居易“兼濟天下”思想轉型的關鍵文本。

網絡擴展解釋

“三謠”一詞有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來源區分其含義:

一、指白居易的三篇詩作 根據、、、等文獻記載,這是主要釋義:

  1. 作品構成:指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朱藤謠》《蟠木謠》《素屏謠》三首詠物詩。
  2. 創作背景:白居易在廬山草堂生活時,以日常使用的朱藤杖、蟠木幾案、素屏風為對象,借物抒懷,仿照《座右銘》《陋室銘》的文體風格寫成。
  3. 文學特點:通過詠物表達隱逸志趣和生活哲學,語言質樸,意境清雅。

二、指頻繁傳播的謠言(較少見) 僅提到此釋義:

  1. 字面解析:“三”表多次,“謠”指無根據的傳言,合指頻繁傳播的虛假信息。
  2.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社會謠言現象,但該用法在古籍和權威辭書中未見明确佐證。

建議參考:若需研究白居易詩文,可優先查閱《白居易集》或唐代文學研究資料;若涉及謠言相關語義,需結合具體語境進一步考證。

别人正在浏覽...

熬心費力編録避免裁尺吃死人不吐骨頭愁脈脈踔絕啖舐調奸叮鈴敵台奪服發展心理學佛餅供稱貢土國艱還帥檢防挢然截辱稽古振今景部吉特巴九元科程袴子朗潔六玺狸鼬鳴桹密人甯樂拼客謙降巧垂僑縣起除啓疆瓊瑛起聖颀晰水佩風裳睡興嗣歲思韻送末遂夜天體通括枉勘虛招襪線猥獕威望素着微言大誼溫情蜜意嗚軋缃荷現影绡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