厝火的意思、厝火的詳細解釋
厝火的解釋
“厝火積薪”的簡縮語。喻隱伏的危機。 明 沉欽圻 《詠史》詩:“但識憑江險,而忘厝火危。” 清 吳偉業 《焦桐》詩:“ 漢 家忘厝火,絶調過江來。” 清 黃宗羲 《施忠介墓碑銘》:“島寇時入犯,皆有内主,公破其牆壁,銷其厝火。欲使全 閩 兵力不歸一代,蓋其所慮者深也。”
詞語分解
- 厝的解釋 厝 ò 安置:厝火積薪。 停柩,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淺埋以待改葬:浮厝。暫厝。 磨刀石。 筆畫數:; 部首:廠; 筆順編號:
- 火的解釋 火 ǒ 燃燒,物質燃燒時所發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燭。火源。火焰。煙火。火中取栗(喻為别人冒險出力,而自己吃虧上當,毫無所獲)。 緊急:火速。十萬火急。 指槍炮 * 等:火藥。火炮。 發怒,怒氣:火暴。火
網絡擴展解釋
“厝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語境具體分析:
一、基本含義與讀音
- 讀音:cuò huǒ(“厝”不讀xī,正确發音為cuò,音同“錯”)。
- 來源:該詞是成語“厝火積薪”的簡縮形式,字面意為“将火放置于堆積的柴草之下”,比喻潛藏的巨大危險或隱患。
二、詳細解釋
-
本義與引申義
原指火勢猛烈(如提到“燃燒旺盛”),但更常見的用法是借“厝火積薪”表達隱伏的危機。例如清代黃宗羲在碑文中用“銷其厝火”指消除潛在威脅。
-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看似平靜實則危險的情境,如政治、軍事或社會問題中的隱患。例如:“但識憑江險,而忘厝火危”(明代詩句)。
三、常見誤讀與辨析
- 誤讀提醒:易将“厝”誤讀為xī,需注意正确發音。
- 與近義詞區别:不同于單純描述火勢的詞彙(如“烈火”),它更強調危機潛伏的狀态。
四、參考來源
若需進一步了解,可查看漢典、曆史文獻例句及成語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厝火這個詞的意思:
厝火是閩南語中的詞語,意思是指祭奠祖先時點燃的火。厝意為住所,火意為火焰,合起來就是家中的祭火。厝火在文化上有着深厚的意義,代表着對祖先的尊敬和紀念。
拆分部首和筆畫:
厝:部首厶+筆畫4
火:部首火+筆畫4
來源和繁體:
厝火一詞源自于閩南語,也是閩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繁體字中,厝火的寫法為「厝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厝火的意思并沒有改變。
例句:
1. 每年過年,我們都會點燃厝火,向祖先祭拜。
2. 去祖墳上掃墓時,要先點燃厝火。
組詞:
厝火燒、厝火祭、厝火傳承
近義詞:
祭火、祭拜之火
反義詞:
室内火、廚房火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