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窮晷的意思、窮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窮晷的解釋

猶盡日。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下》:“帝( 宣帝 )常以季秋之月,泛蘅蘭雲鷁之舟,窮晷係夜,釣於臺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窮晷”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讀:

一、基本解釋

“窮晷”意為“猶盡日”,即指整日、全天,表示時間上的窮盡。其中:

二、文獻出處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王嘉的《拾遺記·前漢下》:

“帝(宣帝)常以季秋之月,泛蘅蘭雲鷁之舟,窮晷繫夜,釣于臺下。”
此處描述漢宣帝在秋季乘船垂釣,從白天持續到夜晚,強調時間延續之長。

三、字詞解析

  1. “窮”的延伸義:
    除“貧困”外,古漢語中“窮”常表示“徹底、窮盡”,如“窮究”“窮追猛打”。
  2. “晷”的象征性:
    以日影指代時間,暗含光陰流逝的意味,如“日無暇晷”(整日無空閑)。

四、綜合釋義

“窮晷”屬于文言色彩較濃的詞彙,多用于描述時間上的完整性或持續性,常見于曆史典籍或文學作品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但可通過字面意義及古籍用例理解其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窮晷

窮晷是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時間的流逝得很慢,時間像是一滴一滴地流淌出來。它代表了一種難以忍受的漫長感,通常用于描述等待、煎熬或無聊的情境。

拆分部首和筆畫

窮晷由兩個部首組成。字的上部分是穴(xué),下部分是日(rì)。窮晷共有11畫。

來源與繁體

窮晷是一個古代漢字,最早出現在《爾雅》一書中。它的繁體形式為「窮晷」,窮即窮的另一種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窮晷的寫法稍有不同。上部分的穴字寫成了宀,下部分的日字則保持不變。這種寫法源自甲骨文時期,逐漸演變成現代的形式。

例句

1. 在等待的過程中,時間變得窮晷無比。

2. 學生們靜坐着,時間仿佛變成了窮晷。

組詞

窮晷可以和其他詞組合成多種詞語,例如:

1. 窮晷之年:指過得非常慢且令人痛苦的年份。

2. 窮晷漫漫:形容時間過得極慢。

近義詞

1. 時光荏苒:表示時間過得很快,與窮晷的含義相反。

2. 緩慢漫長:形容時間過得非常慢。

反義詞

1. 急速飛逝:表示時間飛逝得非常快,與窮晷的含義相反。

2. 短暫:表示時間很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