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遴揀 ”。亦作“ 遴簡 ”。方言。猶艱難。 章炳麟 《新方言·釋言》:“遴柬疊韻,猶連蹇耳。今 江 南 浙 西多謂遴柬,遴轉如練。”
亦作“ 遴揀 ”。亦作“ 遴簡 ”。《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序》:“恐議者不思大義,設言虛亡,則厚德掩息,遴柬布章,非所以視化勸後也。” 顔師古 注引 晉灼 曰:“ 許慎 雲:‘遴,難行也。’柬,古簡字也。簡,少也。言今難行封,則得繼絶者少。”後以“遴柬”謂挑選。 唐 李德裕 《贈右衛将軍李安靜制》:“近者,深戒有司,下令遴揀,惟爾苗裔,靡有孑遺。”《新唐書·魏玄同傳》:“故當衰弊之乏,則磨策朽鈍以馭之;太平多士,則遴柬髦俊而使之。” 宋 曹勳 《念奴嬌·送李士舉》詞:“眷倚 江 南,澄清一道,遴柬惟公得。” 宋 曾肇 《謝校勘啟》:“凡預詳延,畢歸遴揀。”《續資治通鑒·宋真宗景德二年》:“﹝禁兵﹞其老疾者,俟秋冬遴簡将臣,令悉蒐去之。” 清 徐士銮 《宋豔·傅會》:“少年子争登其門,不惜金帛。 盈盈 遴簡嘉耦,乃許一笑。”
“遴柬”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在方言中,“遴柬”表示艱難、困難之意,屬于疊韻詞,與“連蹇”同源。例如,章炳麟在《新方言·釋言》中提到:“遴柬疊韻,猶連蹇耳。今江南浙西多謂遴柬,遴轉如練。”
此用法多見于近代文獻,強調生活或處境的困頓。
在古漢語中,“遴柬”通“遴揀”“遴簡”,意為慎重選擇或挑選。例如:
“遴”本義為行路艱難(《說文解字》),後引申為“吝啬”“嚴格挑選”等義;“柬”即“簡”,古指挑選。二者結合後,既保留了“艱難”的原始義,又衍生出“選拔”的語境義。
《遴柬》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遴和柬。
遴的部首是辶,拼音為lín,總筆畫為13;柬的部首是木,拼音為jiǎn,總筆畫為7。
《遴柬》這個詞語來源于古代文獻,具體出自哪本書籍暫無确切資料。
遴柬的繁體形式為「遴檻」。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遴柬可以寫作「遴柬」或「遴檻」。
1. 在選舉*********中,他被遴選為主席。
2. 教育體系中的高級職位需要通過嚴格的遴柬程式。
遴取、遴選、遴聘、柬帖、柬約、柬函
選拔、挑選、甄選、篩選
放任、隨意、漫不經心、任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