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ese plucked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一種樂器,有四根弦,外形像琵琶,但較小
(1).撥弦樂器。形如琵琶而小,發音清脆爽朗,是柳琴戲、泗州戲等的主要伴奏樂器。
(2).指柳琴戲。《人民日報》1959.7.16:“參加各專區和 鄭州市 觀摩會演的有:豫劇……墜子、柳琴、道情、花鼓等十八個劇種。”
柳琴是中國傳統彈撥樂器的一種,形制與琵琶相似,因琴身形似柳葉而得名,又稱“柳葉琴”或“土琵琶”。其音色清脆明亮,常用于戲曲伴奏及民族樂隊演奏。
根據《漢語大詞典》定義,柳琴為“四弦彈撥樂器,琴身細長,共鳴箱呈柳葉形,面闆設品,用撥子或指甲彈奏”。其結構分為三部分:
據《中國民族樂器史》記載,柳琴起源于清代山東、江蘇一帶的民間說唱藝術,最初為兩弦、七品,主要用于柳琴戲伴奏。1958年,樂器改革家王惠然将品位數增至24-29個,擴展至四弦,确立現代柳琴形制标準。
柳琴的演奏技法包括彈、挑、掃弦、輪指等,既能表現細膩的江南絲竹風格,也可展現北方戲曲的铿锵節奏。在民族管弦樂隊中,常擔任高音聲部旋律演奏,代表作如《春到沂河》《陝北隨想曲》。其音色被《民族音樂概論》評價為“兼具顆粒性與穿透力,具有獨特的聲音辨識度”。
柳琴是中國傳統彈撥樂器,又稱“柳葉琴”“金剛腿”“土琵琶”,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柳琴屬于琵琶類樂器家族,外形似琵琶但更小巧,通體長約65厘米,通常有四根弦(現代改良版)和24-28個品位。其音色清脆明亮,高亢剛勁,被譽為民族樂器中的“小金嗓子”。
以上信息綜合自多個權威來源,如需進一步了解演奏名曲或具體流派,可參考相關音樂文獻或演出資源。
寶攤本息貶潔标新飑雲别裔不惬氣讒邪槎栉刺答麤大打筆套呾刹那谠切丢溜鬥筍萼綠君二會子琺琅非雲風篷福用改步改玉幹逼狗皮膏鈎心鬥角關補還號行政行為合殺黃爍爍加倍漿果兼葭機偶開眼界蠟鞭麥雨麥籽鳴筝蓬門荜戶鵬抟鹢退匹夫庶婦蠯醢嚬眉七寶粥青谿輕易求友曲肖汝墳如醉如夢市偷順慮嗣臨誦德癱軟鼃聲午歊哮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