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ongnanshan] 指終南山,在陝西省西安市南
(1).指 終南山 ,屬 秦嶺 山脈,在今 陝西省 西安市 南。《詩·小雅·節南山》:“節彼 南山 ,維石巖巖。”《漢書·東方朔傳》:“夫 南山 ,天下之阻也。南有 江 、 淮 ,北有 河 、 渭 ,其地從 汧 隴 以東, 商 雒 以西,厥壤肥饒。”《舊唐書·李密傳》:“罄 南山 之竹,書罪未窮,決 東海 之波,流惡難盡。” 清 王士禛 《鳳翔府》詩:“ 西雍 橫當 斜谷 路, 南山 高接 杜陵 秋。” 柔石 《為奴隸的母親》:“于是拿出四隻銅制鍍銀的字,一方寸那麼大,是‘壽比南山’四字。”
(2).指 祁連山 。《史記·大宛列傳》:“﹝ 張騫 ﹞留歲餘,還,并 南山 ,欲從羌中歸,復為 匈奴 所得。”《漢書·西域傳》:“﹝ 西域 ﹞南北有大山……其 南山 ,東出 金城 ,與 漢 南山 屬焉。”
(3).指 南屏山 。 宋 蘇轼 《病中獨遊淨慈谒本長老周長官以詩見寄因次韻答之》:“卧聞禪老入 南山 ,浄掃清風五百間。”
(4).指 荊南山 ,亦名 君山 、 銅官山 。 三國 吳 孫皓 封為南嶽,在今 江蘇 宜興縣 南,即所謂 南山 白額虎、 長橋 蛟、并 周處 為三害者。
(5).泛指南面的山。 漢 趙晔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今 越王 放於南山之中,遊於不可存之地。”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唐 李賀 《江南弄》詩:“鱸魚千頭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緑。”《兒女英雄傳》第二回:“隻要得個相貌端正,性情賢慧,持得家,吃得苦的孩子,那怕他是南山裡,北邨裡都使得。”
(6).《詩經》詩篇名。《詩·齊風·南山》。《詩·齊風·<南山>序》:“《南山》,刺 襄公 也,鳥獸之行,淫乎其妹,大夫遇其惡,作詩而去之。”
(7).《詩經》詩篇名。《詩·小雅·南山有臺》之簡稱。 宋 蘇轼 《鹿鳴宴》詩:“他日曾陪探 禹穴 ,白頭重見賦《南山》。” 馮應榴 合注:“《詩序》:‘《南山有臺》,樂得賢也。得賢則能為邦家立太平之基矣。’”
“南山”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古籍、地理及文化背景的詳細解釋:
終南山
位于陝西省西安市南,屬秦嶺山脈,是古代詩文中最常見的指代。如《詩經·小雅》中“節彼南山,維石巖巖”即描述此山,成語“壽比南山”亦源于此。
祁連山
在部分文獻中,“南山”為祁連山的别稱,如《漢書·西域傳》記載其地理位置及特征。
南嶽衡山
據考古研究,部分文獻中的“南山”指南嶽衡山(湖南),如《詩經·齊風》的“南山崔崔”可能與此相關。
現代地名
如需進一步了解某類含義,可參考标注的文獻來源。
《南山》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位于南方的山嶺。這個成語通常用來贊美或描繪南方山區的美麗、壯麗和宏偉。
《南山》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十”和“岡”。其中,“十”是筆畫數為二的部首,“岡”是筆畫數為八的部首。
《南山》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如《詩經》中的《蓼莪》一詩。在這首詩中,詩人通過描繪南方山嶺的美麗,來表達自己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南山》的繁體字為「南山」。
在古時候,漢字《南山》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總體來說,它的字形較為接近現代漢字中的寫法。
1. 青山綠水,美不勝收,這就是南山的魅力所在。
2. 我曾爬過《南山》,那裡的景色真是壯觀。
與《南山》相關的組詞有:南山風景、南山之志、南山腳下等。
與《南山》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南嶺、南山秀、南山風光等。
與《南山》意思相反的詞語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