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色帶狀的結締組織。質堅韌,有彈性,能把骨骼連接在一起,并能固定肝、脾、腎等髒器的位置。
韌帶是人體内連接骨骼與骨骼的纖維結締組織,主要功能是維持關節穩定性并限制過度活動。以下是詳細解析:
韌帶由緻密的膠原纖維束和彈性纖維構成,排列方向與受力方向一緻。其強度高但延展性有限,可承受單方向拉力(如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抗胫骨前移)。成年後韌帶血供較少,故損傷後自愈能力弱于肌肉。
關節韌帶
包裹在關節囊内外(如膝關節内外側副韌帶),直接參與關節穩定。例如踝關節韌帶通過限制足部内翻/外翻來防止扭傷。
囊内韌帶
完全位于關節腔内,如膝關節的交叉韌帶,通過滑膜覆蓋獲得營養。
特殊韌帶
如子宮主韌帶(維持器官位置)、黃韌帶(脊柱椎闆間彈性連接)等非運動系統韌帶。
韌帶 | 肌腱 | |
---|---|---|
連接結構 | 骨↔骨 | 肌肉↔骨 |
彈性 | 較低(防關節過度活動) | 較高(傳遞肌肉收縮) |
血供 | 較少,愈合慢 | 較豐富,愈合較快 |
若出現關節異常松動或持續疼痛,建議及時進行MRI檢查評估韌帶完整性。
韌帶是指人或動物身體中連接和支撐骨骼、肌肉的彈性結締組織,具有一定的柔韌性和彈性。它起到固定骨骼位置、維持關節穩定性、保護關節軟骨以及傳遞力量的作用。
拆分部首和筆畫:韋(部首,左右結構,六畫)+ 布(部首,上下結構,五畫)+ 巾(部首,左右結構,三畫);共計14畫。
來源:韌帶的“韌”部分來自韋布巾的韋字部分,表示柔軟、有彈性。而“帶”則表示連接性、支撐性。
繁體:韌帶
古時候漢字寫法:韌纛(帶也可寫作“纛”)
例句:他在摔倒時扭傷了膝蓋韌帶。
組詞:韌帶損傷、韌帶撕裂、韌帶修複、韌帶松弛
近義詞:肌腱、韌皮
反義詞:脆弱、疲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