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仙侶。 南朝 宋 謝靈運 《緩歌行》:“飛客結靈友,淩空萃 丹丘 。”
靈友一詞在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指才思敏捷、見解深刻的友人。此義項中,“靈”取“聰慧、通曉事理”之意,“友”即朋友。該用法強調友人的智慧與精神層面的契合,屬書面雅稱。
來源依據: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第11卷第1303頁收錄此義項,釋為“聰慧之友”,例見清代文人筆記中對學識淵博者的稱謂。
在佛教典籍中,“靈友”特指覺悟真理的佛陀,蘊含“覺性圓滿之導師”的尊崇意味。此用法源于梵語“buddha”(覺者)的漢譯轉化,凸顯佛的智慧與慈悲如靈性明燈。
來源依據: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1922年)釋“靈友”為“佛之尊稱”,《大般若經》漢譯本中亦有“靈友世尊”的敬語表述,見于《大正新修大藏經》卷5第221頁。
綜合說明:該詞古今用法差異顯著,日常語境多取第一義項,佛教文獻則專屬第二義項。釋義溯源均基于權威辭書及經典文獻,語義界定清晰。
“靈友”是一個中文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由“靈”和“友”組合而成:
綜合解釋:形容人與人之間心靈相通、情感深厚且相互支持的友誼關系,常見于形容知己或精神契合的夥伴。
文學意象
南朝詩人謝靈運在《緩歌行》中寫道:“飛客結靈友,淩空萃丹丘”,此處“靈友”喻指仙侶或超凡脫俗的伴侶,帶有浪漫化表達。
宗教背景
在日本佛教中,“靈友會”是日蓮宗系的在家信徒組織,名稱中的“靈友”強調信徒間通過信仰建立的聯結。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日本靈友會的詳細信息,可參考對應的百科資料。
阿買半吐半露表儀布泉不若蠶頭馬尾蟬娟道佛東經東坡書院犯傻飛金蜚鳥盡,良弓藏廢墜腐窳改蔔幹闼婆羔兒酒高枝官塘大道鬼瞰室鶴磵龢隨虹舸鴻節洪喬後舞簡黜劫會驚鳴靜者金鎗班救世跼尺廊腰利劍陵陽釣廬井默會内鍊披發敲才七八下裡七彩七穿八爛奇咳請日七真塞咎商利杓口石箭事刃瘦筋筋所算俗喧翫聞僞方危橋窩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