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蠶頭馬尾的意思、蠶頭馬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蠶頭馬尾的解釋

指 顔真卿 書法的特征。 宋 李石 《續博物志》卷三:“﹝ 顔真卿 死﹞後有商人遇之於 羅浮山 ,寄書至 偃師 。 顔氏 守塋者曰:‘此先太師親翰,書法蠶頭馬尾,真得仙也。’”參見“ 蠶頭鷰尾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蠶頭馬尾”是書法術語中常見的表述訛誤,正确書寫應為“蠶頭燕尾”。該詞原指傳統書法中隸書筆畫的典型特征:起筆圓鈍如蠶頭,收筆輕揚似燕尾,多用于形容隸書橫、捺筆畫的形态特征。這一術語最早可追溯至宋代《宣和書譜》中對漢隸的評述,強調其“藏鋒逆入、波磔分明”的筆法規範。

在漢字演變過程中,“蠶頭燕尾”成為隸書成熟期的重要标志,如《乙瑛碑》《禮器碑》等東漢碑刻均以此類筆法展現方正古拙之美。清代包世臣《藝舟雙楫》進一步闡釋其技法:“豎畫如孤舟之橫江渚,橫畫如長錐之劃沙界”,形象描繪了筆勢的節奏變化。

需特别說明的是,部分地域存在“蠶頭馬尾”的誤傳現象,可能源于方言發音或書寫訛變。建議在專業書法研究及教學中使用規範術語“蠶頭燕尾”,相關權威釋義可參考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及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書法大辭典》。

網絡擴展解釋

“蠶頭馬尾”是一個與書法藝術相關的成語,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書法術語(主要含義)

本義:形容唐代書法家顔真卿的筆法特征,具體表現為起筆圓潤如蠶頭,收筆輕提出鋒如馬尾。這種筆法體現了顔體楷書特有的厚重與靈動結合的特色,常見于其代表作《顔勤禮碑》《麻姑仙壇記》等。

該說法源自宋代李石《續博物志》記載的轶事:顔真卿去世後,有商人在羅浮山遇見他,帶回其親筆書信。顔氏後人通過“蠶頭馬尾”的筆迹特征,确認此為真迹。

二、引申義(較少見)

部分資料提到該詞可比喻事物開頭與結尾的對比,如文章、項目等開頭精彩而結尾潦草。但此用法多見于權威性較低的來源,可能與原意存在混淆。


補充說明:

  1. 與“蠶頭燕尾”的區别:部分文獻提到類似術語“蠶頭鷰(燕)尾”,指隸書中橫畫的起筆與捺腳的寫法,需注意二者在書法中的不同應用場景。
  2. 語言演變:漢字“尾”在古漢語中可讀作“yǐ”,因此“馬尾”與“馬yǐ”為同一詞的不同注音形式。

建議優先參考書法專業文獻(如、5、7)理解該詞本義,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安家立業阿兄白茆霸陵醉尉拔摋秕子波路伯仲之間部寄不聽超凡入聖重複春令翠篠檔次刀子靶翻天覆地風濕忿邑覆酒甕拂郁稾本祼享韓檠虹沴護頂澗槽監國踐土食毛寖高驚鬧酒菜舊曲九英激涴軍牍看冷暖颏頤況瘁兩般三樣流藻李下緑化物沒内外敏寤淺鄙石步失過狩人衰俗樹蓋死且不朽宋應星素缣溯流求源帖頭尾大難掉侮人先夫霞蔚雲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