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儀的意思、表儀的詳細解釋
表儀的解釋
(1).猶法度。《左傳·文公六年》:“陳之藝極,引之表儀。” 王引之 《經義述聞·春秋左傳上》:“立木以示人謂之表,又謂之儀……表儀與藝極義相近,皆所以喻法度也。”《管子·明法解》:“明主者,一度量,立表儀,而堅守之。”《荀子·成相》:“君法明,論有常,表儀既設民知方。”
(2).表率,儀範。《鹖冠子·學問》:“天官者,表儀祥兆,下之應也。” 陸佃 解:“百官取揆,故曰表儀。” 唐 陸龜蒙 《幽居賦》:“ 荀勗 乃天下表儀, 裴秀 為朝端領袖。”
詞語分解
- 表的解釋 表 (⑤錶) ǎ 外部,外面,外貌:表面。外表。儀表。表象。表層。表皮。 顯示:表示。表态。表征。表達。表露。表演。表情。略表心意。 中醫指用藥物把感受的風寒發散出來:表汗。 分類分項記錄事物的文件:
- 儀的解釋 儀 (儀) í 人的外表或舉動:儀态。儀表。威儀(使人敬畏的嚴肅容貌和舉止)。 按程式進行的禮節:儀式。儀仗。司儀。 禮物:賀儀。謝儀。 供測量、繪圖、實驗用的器具:儀器。 法制,準則:儀刑。“設儀立
網絡擴展解釋
“表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進行解釋:
一、核心含義
-
法度、規範
源自古代典籍,指通過明确的制度或标準來引導行為。例如:
- 《左傳·文公六年》提到“陳之藝極,引之表儀”,王引之解釋為“立木以示人謂之表,又謂之儀”,強調其象征法度的作用。
- 《管子·明法解》中“立表儀,而堅守之”進一步說明其作為治國準則的功能。
-
表率、儀範
指人或事物成為他人效仿的榜樣。如:
- 賈誼《新書·官人》中“行足以為表儀”,突出個人行為對群體的示範意義。
- 唐代陸龜蒙《幽居賦》以“天下表儀”形容德高望重者。
二、補充說明
- 現代語境中,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外表莊重得體”,但此用法較少見于傳統文獻,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參考資料
- 法度釋義:、2、3、6、7
- 表率釋義:、4、7
- 現代引申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表儀"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表儀(biǎo yí)是指以行為、儀态或舉止來表達一種态度或情感的表現。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表(biǎo)和儀(yí)。
拆分部首和筆畫:表的部首是 "言",筆畫數為 9;儀的部首是 "人",外加上橫杠形容詞性質,筆畫數為 5。
來源:表儀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文化,強調通過儀表上的表現來展示自己的禮貌和品德。在現代社會,表儀通常指的是一個人的外在表現,如言談舉止、儀容儀表等。
繁體:表禮(biǎo lǐ)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表儀在古代的寫法可能略有差異,但整體意思上并無太大變化。
例句:他的表儀舉止得體,一直給人很好的印象。
組詞:整齊表儀、奉公守儀。
近義詞:風度、儀态、禮儀。
反義詞:粗魯、隨意。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