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稱共一井的八家廬舍為廬井。《左傳·襄公三十年》:“ 子産 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廬井有伍。”《漢書·王莽傳中》:“古者,設廬井八家,一夫一婦田百畝,什一而稅。”
(2).泛指房舍田園。 宋 司馬光 《送劉觀察和洛州》詩:“畛封連故 趙 ,廬井帶清 漳 。” 明 何景明 《城南婦行》:“況復官軍至,燒焚廬井荒。”
“廬井”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在古代井田制中,八戶人家共用一口水井,因此将這八家的居住區域統稱為“廬井”。這種制度體現了周代土地分配與居住規劃的結合,常見于曆史文獻:
隨着詞義演變,“廬井”逐漸擴展為對普通房屋和田産的泛稱,常見于文學作品: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低矮簡陋的房屋”,這一說法可能是對“廬”字本義(簡陋居所)的引申,但未見于古代經典文獻。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差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來源:)。
廬井是一個漢語詞彙,既是名詞,也是動詞。作為名詞時,廬井表示井底;作為動詞時,廬井意味着離間、挑撥。
廬井的部首是廣(床),它在“井”下面寫成“廣”的字形。廬井的筆畫數為12。
廬井是一個古老的漢字,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廬古時的意思是“房舍”,井則表示“水井”。由于床下有水井,之後的演變中亦引申為井底。
廬井的繁體寫法為廬井。
在古時候,廬井的寫法略有不同。廬以一點表示屋頂,下面直接寫水井的字形(井),整個字形看起來像是一個房屋旁邊有一個井口。
1. 深井寒泉廬井之水,清冽見底,令人心曠神怡。
2. 他用言辭廬井兩兄弟,導緻他們反目成仇。
廬井沒有常見的組詞,它通常作為一個單獨的詞彙出現。
離間、挑撥、離心
團結、調和、一心一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