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素绠的意思、素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素绠的解釋

汲水桶上的繩索。《樂府詩集·舞曲歌辭三·淮南王篇》:“後園鑿井銀作牀,金瓶素綆汲寒漿。” 前蜀 貫休 《行路難》詩之二:“幾度美人照影來,素綆銀瓶濯纖玉。” 宋 蘇轼 《同正輔表兄遊白水山》詩:“筠籃擷翠爪甲香,素綆分碧銀瓶凍。” 元 吳萊 《題汲井圖》詩:“ 景陽宮 中 景陽井 ,手出銀盤牽素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素绠”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素绠”指汲水桶上的繩索,通常由素色(未染色)材料制成,用于從井中或深水處提水。該詞常見于古典文學作品,用以描述傳統汲水工具的結構或營造質樸意境。

二、文學用例

  1. 《樂府詩集·淮南王篇》
    “後園鑿井銀作牀,金瓶素綆汲寒漿”——此處以“素綆”與“金瓶”形成色彩對比,突出器具的簡素與實用性。
  2. 宋代蘇轼《同正輔表兄遊白水山》
    “素綆分碧銀瓶凍”——通過“素綆”與“銀瓶”的意象組合,描繪山泉清冽的場景。

三、相關表達
常與“銀瓶”連用為成語“素绠銀瓶”(或“銀瓶素绠”),代指整套汲水器具,如陸遊詩句“寒泉不食人暍死,素绠銀瓶我心恻”。

四、延伸解讀
在詩詞中,“素绠”除實用功能外,常被賦予象征意義,如暗喻清貧生活、高潔品格,或與“寒泉”“銀瓶”等意象共同構建清涼幽寂的意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素绠》的意思

《素绠》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指的是白色的絲線。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素”和“绠”。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在《素绠》中,“素”的部首是“⺼”(肉),它的筆畫數為4;“绠”的部首是“纟”(纟字旁),它的筆畫數為9。

來源和繁體

《素绠》最早出自于《詩經·邶風·素绠》這首古詩,詩中寫道:“素绠伊餘,佩玉瓊琚。”意指用白色的絲線為我編織成一件衣服,并用玉和琥珀作為裝飾。

在繁體字中,“素绠”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會有所不同。而《素绠》在古代的寫法為“素㢻”,其中的“㢻”是一個獨立的漢字,而不是現在常見的組合字。

例句

1. 她手工巧妙,編織出了一條精美的素绠。

2. 這件素绠衣服既簡潔又雅緻。

組詞

以“素绠”為基礎可以組成的詞彙有:素布、绠帶、素著、绠形。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白絲、素線

反義詞:黑繩、彩色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