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苦零丁。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公孫九娘》:“千裡柔魂,蓬遊無底,母子零孤,言之愴惻。”
“零孤”是一個漢語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完整出處,可參考《聊齋志異》原文或相關文學解析。
《零孤》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一個人孤獨、孤立無援的狀态。
《零孤》由部首“雨”和“孤”構成,部首“雨”表示與雨水有關的事物,而孤通常表示獨自、單獨的意思。
根據字形和筆畫組成,這個字可以分為:
部首“雨”(4畫)+ “孤”(8畫)= “零孤”(12畫)。
《零孤》一詞起源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它形容人物賈寶玉在紅樓夢故事中的遭遇和心境,表達了他的孤獨與無助。
《零孤》的繁體字為「零孤」。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零孤」的一種寫法是「零孤」。
1. 她感到自己在這陌生的城市裡總是如同《零孤》一般,無依無靠。
2. 在這座寂靜的山村裡,他感到了濃厚的《零孤之氣》。
3. 我們應該關心那些身處《零孤狀态》的人,給予他們幫助和支持。
1. 零落:表示散落、分散,也指孤獨無助的狀态。
2. 孤獨:表示獨自、單獨的狀态,沒有伴侶或朋友。
3. 零碎:表示分散、破碎的狀态,不完整或無關聯。
1. 孤立:表示被隔離、與外界隔絕的狀态。
2. 寂寞:表示感到孤獨、心靈空虛的狀态。
1. 親密:表示親近、互相依賴的狀态,與零孤相反。
2. 群體:表示有較多人組成的集體,與孤獨、孤立相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