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節棍的意思、三節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節棍的解釋

古武器名。在棍的一頭用鐵索連接短棍兩節,用以擊敵,可破刀牌。 明 茅元儀 《武備志·軍資乘》稱連珠雙鐵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節棍是一種中國傳統武術器械,屬于軟兵器類别。以下是關于它的詳細解釋:

  1. 基本結構與名稱
    三節棍由三根等長的短木棍(或白蠟杆)通過鐵環連接而成,總長度通常等于使用者直立上舉手臂的高度(約1.3-2.6米),民間有“伸開一丈”的說法。折疊後便于攜帶,又稱“三節鞭”。

  2. 功能與技法
    作為“全能型”兵器,其特點包括:

    • 攻守兼備:可遠距離劈掃(如蓋、掄),也可近身絞格、摔打,適合不同作戰環境。
    • 靈活多變:利用鐵鍊的柔韌性實現快速變向,招式包括劈、掃、戳、絞等,能有效對抗刀盾類武器。
  3. 曆史與演變
    起源于古代戰場,明代文獻《武備志》中記載其原型為“連珠雙鐵鞭”。早期用于破盾和群戰,後因操控難度高、殺傷力弱于刀槍,逐漸退出軍事領域,成為武術表演器械。

  4. 使用注意事項
    三節棍威力較大,需經過專門訓練,用力不當可能導緻緻命傷害。少林武術中對其棍法有系統傳承,強調柔而不折的特性。

如需更完整的技法演示或曆史考證,可參考武術專業文獻及《武備志》等古籍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節棍

《三節棍》是一個漢字詞組,由三個漢字組成。可以拆分成“三”、“節”和“棍”三個部分。

下面是各個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節棍》這個詞來源于中國的傳統武術中的一種兵器。它由三節長棍組成,長度和直徑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身高和體型而定。三節棍起源于古代中國,是一種具有攻擊和防禦作用的兵器。

在繁體字中,《三節棍》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有時使用姓氏和名字的首字作為代表字。例如,“三”字可以用“李”的上半部分,“節”字可以用“令”的首字,“棍”字可以用“木”的下半部分。

以下是《三節棍》的例句:

1. 他擅長使用三節棍來進行武術表演。

2. 在中國的傳統武術中,三節棍是一種重要的武器。

一些相關的詞語:

1. 組詞:長棍、拳棍、武術棍。

2. 近義詞:三段棍、三截棍。

3. 反義詞:短棍、單棍。

總結來說,三節棍是一種由三節長棍組成的武器,是中國傳統武術中常用的兵器之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