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宮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眠香》:“盼到燈昏玳筵收,宮壺滴盡蓮花漏。”
(2).借指時刻。 宋 楊缵 《一枝春·除夕》詞:“宮壺未曉,早驕馬、繡車盈路。”參見“ 宮漏 ”。
(3).禦酒。壺為盛酒器,用以指代酒。 宋 蘇轼 《卧病逾月請郡不許複直玉堂十一月一日鎖院是日苦寒诏賜宮燭法酒書呈同院》詩:“分光禦燭星辰爛,拜賜宮壺雨露香。” 王文诰 輯注:“ 歐陽公 詩:‘宮壺日賜新撥醅。’”
“宮壺”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具體如下:
宮漏(計時器)
指古代宮廷中的計時器具,即“宮漏”。例如清代孔尚任《桃花扇·眠香》中“宮壺滴盡蓮花漏”即描述計時器滴水報時的場景。
借指時刻
由計時功能引申為時間概念,常見于詩詞。如宋代楊缵《一枝春·除夕》提及“宮壺未曉”,借指時辰未到。
禦酒(代稱)
以盛酒器“壺”指代宮廷禦用酒水。宋代蘇轼詩詞中曾用此意象形容皇家宴飲。
現代語境中,“宮壺”特指一款融合漢字文化、宮廷建築元素的紫砂壺作品:
少數文獻提及“宮壺”喻指官職(如《查字典》),但此用法較為罕見,可能屬特定語境下的引申。
建議:若需區分具體含義,可結合上下文判斷其指代對象(如古代計時/時刻、禦酒,或現代紫砂壺)。文學作品中多與前兩義相關,而實物“宮壺”則屬工藝美術範疇。
宮壺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宀”和“壺”兩個部首組成。
宮壺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
部首:宀(宀字底部為點,上方由三個橫筆畫組成)
筆畫:宀(3畫)+壺(6畫)= 總筆畫數為9畫
宮壺這個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文化。宮壺最初指的是皇宮内使用的壺,宮廷禦用的壺器。後來,宮壺逐漸演變成一種造型精美、獨特的陶器,并被廣泛用于民間。
在繁體字中,宮壺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在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宮壺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提供的内容不相關,無法确定具體的古代漢字寫法。
以下是宮壺的例句:
1. 他送了一對精美的宮壺作為生日禮物。
2. 這個博物館展示了許多古代的宮壺陶器。
宮壺的組詞:宮殿、宮廷、盛壺、瓦壺、壺蓋。
宮壺的近義詞:王府禦用壺、皇室寶壺。
宮壺的反義詞:民間壺、一般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