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匡居的意思、匡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匡居的解釋

安居。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一》:“世固有負蒼生之望,為道德之宗,起而應事,望實并損者,何哉?以匡居之虛理驗諸實事,其效者十不三四。” 清 馮桂芬 《黃漱莊大令夢菊滇南事迹序》:“餘嘗謂士大夫居官,能以書生匡居坐論之語毅然實見諸施行者,必為好官。” 清 譚嗣同 《思緯氤氲台短書--報貝元徵》:“我輩匡居逸豫,超然事表,但覺彼之失機後時,而當局者步步荊棘。” 周振甫 注:“匡居,安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匡居”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kuāng jū,其核心含義為安居,多用于形容士人或文人的安定生活狀态。以下為詳細解釋:

釋義與用法

  1. 基本含義
    指“安居”,強調生活安定、心境平狀态,常見于古代文獻及詩詞中。

  2. 語境延伸
    清代文人常以“匡居”描述士大夫在官場或日常中保持的從容态度。例如:

    • 魏源《默觚下·治篇一》提到“匡居之虛理驗諸實事”,強調理論需與實踐結合。
    • 馮桂芬則用“匡居坐論”形容書生在安逸環境中讨論治國之道。
  3. 文學引用
    宋代至明代的詩詞中亦可見其身影,如:

    • 饒炎《示兒魯》中“匡居終日隻欽欽”,表現安于現狀的恬淡心境。
    • 郭之奇詩句“匡居多直言”則暗含對正直品格的贊許。

近義詞與反義詞

“匡居”一詞承載了古代文人對理想生活狀态的追求,既指物理空間的安定,也含精神層面的從容。其用法多見于典籍與詩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深層意蘊。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完整文獻,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及查詩文網。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匡居:詞義解釋

匡居(kuāng jū),意為修正住所,即改正、整理室内布置。匡居一詞常用于描述改進個人居住環境、調整家居擺設。

拆分部首和筆畫

匡居的部首是匚(fāng)和屍(shī),共有9個筆畫。

詞源

匡居一詞的來源有兩個部分:匡和居。

匡的本義是“糾正、輔佐”,在匡居中表示“修正、調整”。

居的本義是“居住、住所”,在匡居中表示“住所、居室”。

繁體

匡居的繁體字為:匡居(kuāng j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匡居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大緻保持了現代寫法的基本結構和意義。

例句

1. 我最近正在匡居,為了使家裡更加整潔而做了一些調整。

2. 她雇了一個室内設計師來幫她匡居,并使家裡變得更加溫馨。

3. 匡居不僅涉及擺設的調整,也包括改進空間布局和提升居住品質。

組詞

1. 匡廬:修正住所,改造房屋的意思。

2. 匡園:整理園林、修治花園的意思。

3. 匡正:指糾正、修正錯誤或不合理的行為。

近義詞

整頓、修整、裝修

反義詞

淩亂、雜亂、衰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