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子的别稱。 唐 康骈 《劇談錄·李邺侯救窦庭芝》:“ 德宗 曰:‘曩言黃中君,蓋指於朕,未知呼卿為 鬼谷子 ,何也?’” 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百工醫技》:“ 竇庭芝 與蔔者 胡盧生 相善,一日謂 庭芝 曰:‘君家禍将至,非遇黃中君、 鬼谷子 不可救。’教 庭芝 以物色求之,得 李鄴侯 泌 ,傾家結之。未幾, 朱泚 之亂, 庭芝 陷賊。事平, 德宗 命誅之。 泌 以前事上聞,特貸其死。 德宗 雲:‘所言黃中君蓋指朕,謂卿為 鬼谷子 ,何也?’” 清 梁章鉅 《稱謂錄·天子古稱》:“《李泌外傳》有術士,稱帝為黃中君。”
“黃中君”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黃中君(拼音:huáng zhōng jūn)是天子的别稱。這一稱謂源于古代對帝王尊崇的文化語境,通過“黃中”暗喻天子的中心地位。
“黃中”的象征意義
中國古代以“五色”對應五行方位,黃色屬土、居中央,象征帝王統領天下的權威(如“黃袍加身”的典故)。因此,“黃中”可代指天子。
“君”的尊稱屬性
“君”在古代多用于尊稱統治者,如“國君”“君主”,進一步強化了該詞與帝王身份的關聯。
據唐代康骈《劇談錄·李邺侯救窦庭芝》記載,德宗曾言:“曩言黃中君,蓋指于朕”,直接印證了“黃中君”作為天子代稱的用法。
此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已極少使用,多見于文獻研究或曆史類文本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黃中君是一個姓氏,常見于中國南方。拆分部首為“⼤”和“丨”,共有4個筆畫。該姓氏來源于家族或祖先的名字,通常相傳源于某位曆史人物的名字。
在繁體字中,黃中君的寫法為「黃中君」。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對于黃中君來說可能沒有固定的特殊寫法,一般采用正規的楷書字體進行書寫。
以下是一些關于黃中君的例句:
1. 黃中君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家族的名字。
2. 請問黃中君先生在嗎?
3. 黃中君是一位很有影響力的社區領袖。
在組詞方面,根據個人姓名的不同,可能會有不同的組詞形式,比如黃中君文、黃中君輝等。
在近義詞方面,黃中君沒有明确的近義詞,因為它是一個姓氏。
在反義詞方面,黃中君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因為它是一個姓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