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握河的意思、握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握河的解釋

《初學記》卷九引 晉 皇甫谧 《帝王世紀》:“ 堯 率諸侯羣臣,沉璧於 河 ,受圖書,今《尚書中候握河紀》之篇是也。”後以“握河”指帝王祭祀河神。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方握 河 沉璧,封山紀石,邁三五而不追,踐八6*九之遙迹。”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握河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握河"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典故詞彙,其核心含義源自古代帝王祭祀河神的儀式。《漢語大詞典》記載該詞特指"帝王祭祀時沉璧于河"的儀式,典出《後漢書·祭祀志》:"昔者聖王,莫不握河沉璧"。這一動作象征着君主對天地河嶽的敬畏,以及祈求國泰民安的政治訴求。

從構詞法分析,"握"指手持祭品,"河"特指黃河這一中華文明發源地。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常與"沉璧"連用,構成"握河沉璧"的固定搭配,如《宋書·禮志》載有"武帝握河沉璧,告類上帝"的祭祀記錄。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研究領域,指代古代帝王彰顯功德的祭祀行為,在《中國禮儀大辭典》中被歸類為"帝王祀典"的專用術語。

需要注意該詞與"投璧"、"沉祭"等近義詞的差異:"握河"強調祭祀者的主體地位和掌控力,不同于單純的祭祀動作,更包含君權神授的政治象征意義。在《中國古代禮制研究》中,學者特别指出該儀式"通過掌握玉璧沉河的過程,體現人神契約的締結"。

網絡擴展解釋

“握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與古代帝王祭祀河神的儀式相關。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握河”源自晉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紀》,記載堯率諸侯群臣将玉璧沉入黃河,接受天賜的圖書(類似祥瑞或治國典籍),這一儀式被記錄在《尚書中候·握河紀》中。後世以“握河”代指帝王祭祀河神的典禮,具有祈福或彰顯王權合法性的象征意義。

曆史背景與用法

  1. 典故起源:堯作為上古賢君,通過“沉璧于河”的儀式與神靈溝通,體現“君權神授”的傳統觀念。
  2. 文獻用例:南朝齊王融在《三月三日曲水詩序》中寫道:“方握河沉璧,封山紀石”,借“握河”典故贊頌帝王功績。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帝王世紀》及南朝文學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挨肩搭背才流殘息慅嬰超卓蚩陋沖鋒穿文鑿句黛色單文德川家康巅一低密訂辨貳都分耗佛廟告狀貫絕灌區鬼張鬼智孤景古先合任烘烘會值貨差胡桐律嘉采僭稱将官交觞诘詢籍館擊楫中流禁缪寄鲊舉案絕口俊士控持獵酒伶牙俐齒璘珣撓詞飄遊頗頗暴曬清壯入學讪搭搭地神見炻器肆踞縮慄貪陵钿波王母娘娘烏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