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 rule] 根據對數原理制成的一種計算工具,能進行乘、除、乘方、開方、三角函數及對數等的運算
根據對數原理制成的一種輔助計算用的工具。應用于乘、除、乘方、開方、三角函數及對數等運算上。也叫算尺。
計算尺是一種基于對數原理的手動計算工具,通過滑動尺身和遊标進行乘除、乘方開方等運算。其核心結構包含定尺、滑尺和遊标三部分,利用對數刻度将複雜運算轉化為直觀的尺度加減操作。以下是詳細解釋:
數學基礎
計算尺依據對數運算規律設計,将數字轉化為對數刻度。例如乘法轉化為刻度相加,公式為:
$$log(ab) = log a + log b$$
通過滑動尺身對齊刻度,直接讀取結果。
核心組件
發明與演變
17世紀英國數學家威廉·奧特雷德(William Oughtred)基于納皮爾對數理論發明早期計算尺,20世紀成為工程領域核心工具。阿波羅登月計劃中,NASA工程師仍依賴計算尺完成軌道計算。
典型用途
精度限制
受限于刻度密度,通常僅提供3-4位有效數字,無法滿足高精度需求。
電子化替代
1970年代後,手持電子計算機(如HP-35)憑借高精度和便攜性迅速取代計算尺。至1980年代,主流制造商全面停産。
“計算尺”詞條定義為:“利用對數原理制成的一種計算工具,由尺身、滑尺和遊标組成,可進行乘除、乘方、開方等運算。”
強調其“通過物理刻度實現對數運算的模拟計算機屬性”,并列為20世紀中葉前工程師的标志性工具。
現存計算尺多收藏于科技博物館(如倫敦科學博物館),作為“模拟計算時代”的象征。2016年,IEEE将首款電子計算機HP-9100列為裡程碑,标志計算尺時代的終結。
計算尺是一種基于對數原理的模拟計算工具,主要用于簡化複雜的數學運算。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計算尺(Slide Rule)通過對數刻度系統将乘除、乘方等複雜運算轉化為加減操作,從而實現快速計算。其數學基礎源于公式: $$ log(ab) = log a + log b $$ 即通過刻度的疊加完成乘法運算。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操作示例或曆史案例,可參考權威科技史資料或博物館藏品說明。
贲飾别氣避花骢嬖孽不睹事拆家精鄽居巉絕丞參逞儁赤道洋流誕姿點試帝庭髵髵二氧化碳返斾感興趣高肥公冶長過舉恒河烜烈回延降侑鑒衡紀綱掾抗洪枯笑雷閃兩誼聯屬立部伎列采留置論裁賣工麪糊鬼南川納贽盼眄千有歧路秦蘅省氣瘮人守願樹教書樓竦異素一胎毛題號未皇問牛知馬務成寤辟鄉君險躁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