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松篁的意思、松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松篁的解釋

(1).松與竹。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沔水二》:“池中起釣臺,池北亭, 郁 墓所在也,列植松篁於池側。” 前蜀 韋莊 《春愁》詩:“後庭人不到,斜月上松篁。” 宋 辛棄疾 《賀新郎·題趙兼善龍圖東山小魯亭》詞:“快滿眼,松篁千畝。把似渠垂功名淚,算何如、且作溪山主。”

(2).比喻堅貞的節操。 明 吳骐 《感時書事寄計子山陸孝曾》詩:“壯志清 河 洛 ,交情重 太行 。風濤為砥柱,冰雪見松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松篁”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ōng huáng,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1. 基本含義
    字面指松樹與竹子,兩者均為常青植物,象征堅韌與高潔。如《水經注》中“列植松篁于池側”即描述松竹并植的景緻()。

  2. 比喻意義
    引申為堅貞的節操或高尚的品德。古人常以松竹不畏嚴寒的特性,比喻人不屈不撓、堅守道義的精神,如明代詩句“冰雪見松篁”()。查字典進一步解釋,松代表“堅定不移”,竹象征“正直清雅”,合稱形容品德慈善、不為外物所動之人()。

  3. 文學與曆史用例

    • 宋代辛棄疾詞中“松篁千畝”描繪自然景觀();
    • 前蜀韋莊以“斜月上松篁”渲染清幽意境();
    • 明代吳骐用“冰雪見松篁”贊譽氣節()。
  4. 使用場景
    多用于詩詞、文章,既可寫景(如“松篁交翠”),亦可托物言志,表達對高尚情操的推崇()。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常見于古典文學賞析或特定文化表達。

  5. 關聯意象
    與“梅蘭竹菊”類似,松竹常并列作為文化符號,體現傳統文人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如“歲寒三友”(松、竹、梅)中的核心元素()。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松篁

松篁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松”和“篁”兩個字組成。它的意思是松樹和竹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松篁分别由木部和竹部組成。

松:由木(木)和幾畫組成,總計2個筆畫。

篁:由竹(⺮)和黃(黃)組成,總計11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

松篁是繁體漢字,它的簡體字分别為“松枞”。

繁體漢字在傳統文化和文學中廣泛使用,現代書面語和常用字中已較少出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文獻中,松和篁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變化。

松的古代漢字寫法可能為“松”、“枀”等。

篁的古代漢字寫法可能為“篁”、“黃”等。

例句

1. 山間的松篁秀美異常。

2. 畫家在他的作品中描繪了一片松篁的景色。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松柏、松風、松樹、竹籬、竹葉、竹林。

近義詞:松竹、松竹橫溪。

反義詞:植物非松竹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