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麗的璧玉。《舊唐書·音樂志三》:“筵輝麗璧,樂暢和音。”
“麗璧”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麗璧”由“麗”(意為美麗、華麗)和“璧”(古代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器)組成,本義指華麗的玉璧,常用來形容珍貴的玉石或精美器物。
該詞最早見于《舊唐書·音樂志三》:“筵輝麗璧,樂暢和音”,描述宴席上玉璧的光輝與音樂的和諧相映成趣,強調其作為珍貴禮器的象征意義。
在成語用法中,“麗璧”可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例如形容才華出衆者、珍貴的藝術品或品德高尚的人。
現代語境中,“麗璧”多用于文學或書面表達,強調事物的珍貴與美感。例如:“她如麗璧般溫潤無瑕,令人傾慕。”
麗璧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分别解析這兩個字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和古時候漢字寫法。
拆分部首:一丶丨一
筆畫數目:7畫
麗在漢字中有兩層含義。首先,它可以表示美麗、漂亮,形容人、景色等具有吸引力的外貌。其次,它也可以表示順利、幸福,形容事物的狀況良好、如意。
拆分部首:王玉石
筆畫數目:12畫
璧表示璧玉,是古代玉器中的一種。它是一種圓形的玉片,用于象征着帝王的權力和君主的尊貴。
麗璧整體上可以理解為指代美麗的玉器,或者象征着美麗和尊貴的事物。
麗璧這個詞語來源于古代文獻《詩經·周南·關雎》中的一句詩:“麗璧三千,琮琮奕奕。”這句詩描述了美麗的玉器和華麗的儀式。
麗璧的繁體形式是「麗璧」,其中繁體字的「麗」對應簡體字的「麗」,「璧」沒有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麗」的字形與現代寫法相比有一些差異。古時候的「麗」字是用「」三個橫折彎曲的筆畫組成,而不是現代常見的橫、豎和撇捺組成。
「璧」的字形則相對穩定,古代和現代的寫法沒有太大區别。
1. 她穿着一襲麗璧般的禮服,顯得格外美麗動人。
2. 這座城市夜晚的燈光在海面上倒映成一片麗璧。
組詞:麗容、麗顔、璧合、璧還、珠璧、璧言等
近義詞:美麗、華麗、絕色、秀麗等
反義詞:丑陋、破爛、淩亂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