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險巧的意思、險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險巧的解釋

奸邪巧詐。 宋 歐陽修 《論蘇紳奸邪不宜侍從劄子》:“ 端 為性險巧,本非正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險巧”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核心釋義

“險巧”為形容詞,指用心險惡且手段狡詐。該詞強調行為或計謀暗藏惡意,同時帶有虛僞、取巧的特性,常含貶義。例如:“此人行事險巧,不可輕信。”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1. “險”:本義為地勢險峻(《說文解字》:“險,阻難也”),引申為人心險惡、不可測度。
  2. “巧”:原指技藝精巧(《說文解字》:“巧,技也”),後衍生為虛僞不實、投機取巧,如“巧言令色”。

    二者結合後,“險巧”融合了“陰險”與“僞詐”的雙重含義,凸顯表裡不一的危害性。

三、古典文獻引證

  1. 《宋史·列傳》:

    “(其人)外示樸讷,内實險巧。”

    描述表面僞裝樸實,實則心懷狡詐。

  2. 《明儒學案》:

    “機鋒險巧,終非聖賢正道。”

    批判以詭辯之術掩蓋本心的行為。

四、近義詞辨析

五、現代應用提示

當代語境中,“險巧”多用于批判道德缺失的投機行為,如學術造假、政治權謀等場景,形容通過不正當手段謀取私利卻僞裝合理的行為。

權威參考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3.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編,商務印書館,2005年。

網絡擴展解釋

“險巧”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基本含義

  1. 奸邪巧詐(主要義項)
    大多數權威詞典(如、)指出,“險巧”指陰險狡詐、工于心計。例如宋代歐陽修在奏章中批評他人時曾用:“端為性險巧,本非正人”,體現貶義色彩。

  2. 風險與巧妙并存(少數解釋)
    個别資料(如)提到“險巧”可形容在危險情境中巧妙解決問題,但此用法較少見,可能與“智巧”等詞混淆。


二、使用場景與辨析


三、延伸參考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或對話背景判斷詞義,優先參考權威古籍及詞典釋義(如)。

别人正在浏覽...

賓遠不堪孱陋潮汐馳管忡怛春蛇秋蚓從母晜弟猝暴倒底倒氣點差都昙鼓對台戲二次曲線放映風亭風檐府囊拱北拱辰管搆怨寒蒲黑花蛇和雅還将湖蕩毀絶霍亂降薄江沱緘默腳驢街陌九子濟勳拘盧舍萊妻鈴柝領養冒濫媒怨門枋末略撓折滂集庖鼎屏聲息氣契面銀輕飏;輕揚染坊沙壇誓肌手紋體範提教倜然退辭小祠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