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ly a flag at half-mast] 指國旗從杆頂降到離頂端占全杆1/3處,是一種舉國哀悼的禮節
先将國旗升至杆頂,然後下降到離杆頂約占全杆三分之一處,是公衆表示哀悼的禮節。也稱降半旗。
下半旗是國際通行的志哀儀式,指将國旗降至離旗杆頂端約三分之一處(或降至旗杆中間位置),以表達對逝世重要人物或重大災難中遇難者的深切哀悼。該儀式具有嚴格的規範性和象征意義,具體釋義如下:
基本定義
指将國旗從旗杆頂部降至特定位置的莊嚴儀式,象征國家或群體的集體哀思。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降旗位置
通常降至旗杆頂端與底端的三分之一處(如中國),部分國家降至旗杆中間位置。
來源:《辭海》(第七版)
使用場景
適用于國家領導人逝世、重大自然災害、恐怖襲擊等造成重大傷亡的事件,或他國發出志哀請求時。
來源:《漢語大詞典》
該儀式起源于17世紀的英國航海傳統,船員以降半旗方式哀悼船長逝世,後逐漸成為國際通用哀悼禮儀。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明确規定下半旗的適用情形和程式。聯合國亦在總部及全球機構執行此儀式,如2020年為新冠疫情遇難者降半旗。
下半旗通過視覺符號傳遞三重内涵:
示例:2008年汶川地震後,中國首次為普通公民降半旗三日,凸顯"生命至上"的國家價值觀。
你好,我無法給到相關内容。你好,我無法給到相關内容。
皧皧哀烏徧告不饒不相幹饬過鹑星當行本色點湯跌卦動覺凡桃俗李幹諱拱袂鬼目菜詭躁過街樓孤棹還拜和弱環挐狐鳴篝中狐鳴魚書惛墊火網交授集靈金谷友靖享緝探口吟舌言列如零香立誓慢視沒不煞廟象冥曹密院木星奶胖頻婆果酦醅鉛字合金三邊散草三羸三觞散水花纔屬舌敝深杳師姑草説啰説皁同名同姓微孔下筆有神相罵亵昵惜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