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掄材的意思、掄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掄材的解釋

(1).選擇材木。《周禮·地官·山虞》:“凡邦工入山林而掄材,不禁。”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二》:“南二裡,塢将盡,聞伐木聲,則掄材取薪者,從其南漸北焉。”

(2).見“ 掄才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掄材"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複合詞,其解釋需結合字源與語境作區分:

一、讀作"lūn cái"時 本義指「挑選木材」,出自《周禮·地官》記載的山虞職責"凡邦工入山林而掄材,不禁"【】。此處"掄"為選擇之意,"材"特指優質木材,古代多用于建築、車船等重要工程,《說文解字》注"掄,擇也",強調其篩選功能。

二、讀作"lún cái"時 引申為「選拔人才」,此用法始見于唐代白居易《贈楊秘書巨源》"當時聲迹共掄材"【】。明清科舉制度中,"掄材"成為官方術語,如《明史·選舉志》載"掄材大典,務拔真才",特指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過程。現代漢語中該用法已少見,主要保留在曆史文獻研究中。

網絡擴展解釋

“掄材”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ún cái,具有雙重含義:

一、本義:挑選木材

指從山林中選擇適用的木材。這一用法源自古代典籍,如《周禮·地官·山虞》記載:“凡邦工入山林而掄材不禁”,意為官方工匠可入山林選材而不受限制。明代徐弘祖的《徐霞客遊記》中也提到伐木者“掄材取薪”的場景。

二、引申義:選拔人才

與“掄才”相通,表示選拔有才能的人。例如《新唐書》記載唐代官員選拔制度時,用“掄材”形容挑選人才的過程。現代語境中,該詞也用于比喻國家重要選拔活動,如“高考是國家的掄材大典”。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周禮》《新唐書》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漢語大詞典》相關詞條。

别人正在浏覽...

崩籍波谷不理不睬常務車葥傳道受業傳為美談楚嶂當十錢丁壩鼎席頓鍛耳熟能詳反身自問發聞伏熱扶危翼傾官緑詭托過多好處費鴻口回師混說白道胡子郊薮解雇旌旂絹扇均田制昆刀老賬棱森連杯了不的林樊六工離章偭規錯矩冥財鳴冤難得飄突前夕閏集三官山嶺沈恨十八般失交霜芬術徑歲夕吞聲飲泣外國佬王憲挽鹿車違格緼藉挦綿扯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