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利的意思、本利的詳細解釋
本利的解釋
[principal and interest] 本金和利息
還清本利
詳細解釋
(1).根本利益。《管子·輕重甲》:“ 桓公 憂北郭民之貧,召 管子 而問曰:‘北郭者盡屨縷之甿也,以唐園為本利,為此有道乎?’”《荀子·富國》:“人之生不能無羣,羣而無分則争,争則亂,亂則窮矣。故無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
(2).本錢和利息。《敦煌資料·西夏天慶十年典麥契殘卷十五件》之四:“加四利,共本利大麥四鬥二升。” 元 無名氏 《鴛鴦被》第一折:“自從 李府尹 借了我十個銀子,今經一年光景,不見回來,算本利該二十個銀子還我。”《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七:“将了有用的銀子,置這樣無用的東西,雖然買得賤,這偌多幾時脫得手去,讨得本利到手?”《儒林外史》第五二回:“ 毛二鬍子 自認不是,情願把這一筆帳本利清還,隻求 鳳四老爹 不要動手。”
詞語分解
- 本的解釋 本 ě 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藥)。無本之木。 事物的根源,與“末”相對:本末(頭尾;始終)。根本(根源;徹底;本質上)。 草的莖,樹的幹:草本植物。 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體。 原來:本來。本領。
- 利的解釋 利 ì 好處,與“害”“弊”相對:利弊。利害。利益。利令智昏。興利除弊。 使順利、得到好處:利己。利用厚生(充分發揮物的作用,使民衆生活優厚富裕起來)。 與願望相符合:吉利。順利。 刀口快,針尖銳,與
網絡擴展解釋
“本利”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現代常用含義(金融領域)
指本金和利息的總和,即投資或借貸中原始資金與産生的收益或費用之和。例如:
- 存款到期後,銀行會連本帶利返還。
- 借貸時需按約定償還本利。
二、古代文獻中的含義
在部分古籍中,“本利”指根本利益,強調事物核心的利害關系。例如:
- 《荀子·富國》提到“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意為社會秩序分明是國家的根本利益。
補充說明
- 與“成本利潤率”的區别:部分資料(如、12)提到“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但這屬于會計術語,與本利的“本金+利息”概念不同,需注意區分。
- 近義詞:本息(如、8)。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或金融計算方式,可參考《管子》《儒林外史》等文獻,或查閱財務專業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本利》這個詞是指金錢借貸中産生的利息。它由兩個部分組成,首先是「本」字,表示借貸的本金;其次是「利」字,表示産生的利息。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根據研究,這個詞在古代以繁體字「本利」形式寫出,沒有顯著的變化。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本利」的形狀和現代漢字相近,沒有太大的變化。下面是一個例句:他借給我一千塊錢,我每個月要支付一定的本利。
與「本利」有關的組詞包括「本金」、「利率」和「利息」等。這些詞都與金錢借貸、利益相關。而近義詞可以包括「利益」和「收益」,它們也展示了金錢借貸中的利益。相反的詞包括「損失」和「虧損」,表示在金錢借貸中可能發生的負面結果。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