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走服侍。《列子·周穆王》:“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
“趣役”一詞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文獻來源辨析其含義:
一、古籍原義(主流解釋) 根據《列子·周穆王》記載,“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此處“趣役”指奔走服侍,含被迫勞作的意味。該詞由“趣”(通“促”,急促)和“役”(勞役)構成,多用于描述古代仆從終日忙碌的狀态。例如:“周之尹氏大治産,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反映勞役繁重的社會現實。
二、現代引申義(少數詞典收錄) 個别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出新解,将“趣”理解為興趣,“役”指工作,組合後表示對工作充滿熱情、主動投入的狀态。但此釋義缺乏古籍支持,可能為現代人根據字面衍生的新解。
建議在學術或古文閱讀場景中采用第一種解釋,若遇現代語境使用第二種釋義時,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屬于創新用法。
《趣役》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表示以有趣和有意思的方式完成某項任務或工作的意思。在這個詞中,趣指有趣味、引人入勝的,役指任務、工作。
《趣役》這個詞由以下兩個部首組成:
趣:走之底部的部首為走,總共5畫。
役:彳之左邊的部首為彳,總共3畫。
《趣役》是由中國人發明的一個新詞,最初出現在互聯網上。在繁體中,這個詞的寫法是「趣役」。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根據《康熙字典》,「趣」在古代的寫法為「趍」,而「役」的古代寫法為「役」。
1. 她把寫作業的過程變成了一場趣役,讓整個過程充滿了樂趣。
2. 這個節目将艱巨的挑戰變成了趣役,吸引了許多觀衆。
1. 趣味
2. 趣事
3. 趣味性
4. 工作
5. 任務
1. 有趣的任務
2. 愉快的工作
3. 樂趣工作
4. 趣味性的任務
1. 枯燥任務
2. 無趣工作
3. 乏味的任務
4. 厭倦的工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