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遼甯省的意思、遼甯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遼甯省的解釋

簡稱“遼”。在中國東北地區南部,臨黃海和渤海。面積1459萬平方千米。人口4034萬(1995年),有滿、蒙古等少數民族。清初置盛京,清末改奉天省,1929年改遼甯省。省會沈陽,中部為遼河平原,餘為低山丘陵,南部形成遼東半島。遼河縱貫南北。從南向北為暖溫帶和中溫帶、濕潤區和半濕潤區。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以鋼鐵和機械工業為主,亦為溫帶水果和柞蠶繭的主要産區。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遼甯省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遼甯省是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行政區劃名稱,其名稱源自"遼河流域永遠安甯"的政治寓意。作為省級行政單位,其内涵可從以下五方面解析:

一、名稱溯源 "遼甯"二字取自曆史地名組合,據《中國地名語源詞典》記載,1929年由奉天省更名時,取遼陽府的"遼"與甯遠州的"甯",寓意"遼河安甯"。《說文解字》釋"遼"為"遠也",既指遼河綿長,又喻地域遼闊;"甯"字在甲骨文中象形居所有食,引申為安定之意。

二、地理特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遼甯省位于東經118°53'-125°46',北緯38°43'-43°26',總面積14.8萬平方公裡。西接内蒙古,南瀕黃渤海,呈"六山一水三分田"地貌,遼東丘陵與遼西山地夾峙遼河平原,形成獨特的地理單元。

三、行政區劃沿革 據《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載,其建制可追溯至春秋燕國遼東郡。1662年清設盛京将軍,1907年改奉天省,1929年國民政府定名遼甯省。現轄14個地級市,省會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沈陽,大連為國務院批複确定的副省級城市。

四、文化内涵 《中國地域文化通覽·遼甯卷》指出,遼甯文化融合滿族漁獵文化、蒙古草原文化和漢族農耕文化。方言屬東北官話與膠遼官話過渡帶,非物質文化遺産包含撫順地秧歌、淩源皮影等78項國家級項目,沈陽故宮、清永陵等6處世界文化遺産彰顯曆史厚度。

五、經濟地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遼甯省作為新中國工業搖籃,誕生第一台機床、第一艘航母等200多個工業首創。2024年地區生産總值突破3萬億元,裝備制造、石化、冶金三大支柱産業産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65%,沈陽都市圈成為國家批複的第九個國家級都市圈。

網絡擴展解釋

遼甯省的名稱及概況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名稱由來
“遼甯”取自“遼河流域永遠安甯”之意。1929年由奉天省更名而來,既體現地理特征(遼河貫穿全境),又寄托地區安定的願景。

地理位置
位于中國東北地區南部,南瀕黃海與渤海,是東北唯一既沿海又沿邊的省份。東隔鴨綠江與朝鮮相望,西南接河北,西北鄰内蒙古,東北連吉林,處于環渤海和東北亞經濟圈核心地帶。

曆史沿革
清初設盛京,清末改稱奉天省。1929年因政治變革(東北易幟後)更名為遼甯省,省會現為沈陽。

地理特征
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呈“六山一水三分田”格局,遼河縱貫南北。遼東半島伸入黃渤海之間,海岸線長達2292公裡,海域面積廣闊。

經濟與地位
作為中國重要老工業基地,以鋼鐵、機械工業為核心。同時是東北地區通往關内及歐亞大陸的交通樞紐,兼具溫帶水果和柞蠶産業優勢。

(注:部分數據如人口、面積因來源年份差異未詳細列出,建議通過權威統計部門獲取最新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阿媚鼈拗碧鴉犀不教而殺逞博塵渴持倡傳玩電曜彫彤定亂獨梪樹渎貨頓放分寸之末荴蔬敢毅根疵共鳴鹳鶴挂心滾珠軸承衡扼話長短懷羊禍鳥矜耀決議鞠躬刊字匠作口談樂餌兩榜進士绺鬏六味曆位镂肌灓水鹭鼓邏逼魯哲呂覽門警敏諧嗙喻畦畝清齋區野宂兵石火風燭識擢躺卧套換塗金脫貨晩悟文耀文英項飾崤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