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鞠躬的意思、鞠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鞠躬的解釋

(1) [bow]∶請安、低頭,彎腰或屈膝以表示尊敬、屈從或羞愧

(2) [salute]∶在跳方形舞時(向舞伴)行禮

詳細解釋

(1).恭敬謹慎貌。《儀禮·聘禮》:“執圭,入門,鞠躬焉,如恐失之。”《漢書·馮參傳贊》:“ 宜鄉侯 參 鞠躬履方,擇地而行,可謂淑人君子。” 顔師古 注:“鞠躬,謹敬貌。” 唐 韓愈 《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詩:“廟令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躬。” 清 侯方域 《拟思宗改元追複楊漣等官爵并起被廢諸臣旋欽定逆案頒示百官廷臣謝表》:“此祖宗養士之恩,共扶名教;亦臣子鞠躬之義,豈問存亡。”

(2).彎腰曲體。 南朝 梁 沉約 《上宋書表》:“臣遠愧 南董 ,近謝 遷 固 。以閭閻之才,述一代盛典,屬辭比事,望古慚良,鞠躬跼蹐,靦汗亡厝。” 宋 孔武仲 《瓜步阻風》詩:“昨日焚香謁聖母,青山鞠躬如負弩。”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山魈》:“急視之,一大鬼鞠躬塞入,突立榻前,殆與梁齊。” 朱自清 《溫州的足迹》二:“揪着草,攀着亂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過了一個石穹門,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邊了。”

(3).彎腰行禮。 晉 陸機 《辯亡論下》:“執鞭鞠躬,以重 陸公 之威。”《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説罷,便向姑娘執手鞠躬,行了個半禮。” 老舍 《茶館》第二幕:“這是怎麼啦? 民國 好幾年了,怎麼還請安?你們不會鞠躬嗎?”

(4).“鞠躬盡瘁”的省語。 清 李載 《遙贈閻古古先輩》詩:“鞠躬詎肯輸 諸葛 ,斷指終期報 賀蘭 。” 清 唐孫華 《諸葛*********》詩:“委寄尋前諾,艱危誓鞠躬。”參見“ 鞠躬盡瘁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鞠躬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鞠躬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一、基本釋義(身體動作)

指彎腰行禮的動作,身體上部向前彎曲,以示恭敬。《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

彎身行禮。

示例:鞠躬緻謝|鞠躬告别。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


二、禮儀與文化内涵

  1. 現代禮儀形式

    作為日常或正式場合的禮節,表達敬意、感謝或歉意,常見于會議、演出、葬禮等場景。

    來源: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漢語規範詞典》.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2. 傳統禮儀溯源

    古代“鞠躬”與“拱手”并稱,屬“九拜”禮制中的一種,需屈膝躬身。《漢語大詞典》引《儀禮·士相見禮》載:

    “君子欠伸,問日之早晏,以食具告,改服,遂鞠躬如也。”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


三、引申義與象征意義


權威參考文獻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商務印書館
  2.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 上海辭書出版社
  3. 《漢語規範詞典》 -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 《禮記·曲禮上》 - 中華書局點校本
  5. 《儀禮·士相見禮》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注:因詞典類資源多需紙質或授權訪問,未提供直接鍊接,以上來源可通過官方出版社或學術數據庫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鞠躬”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jū gōng,其核心含義是彎身行禮,主要用于表達尊敬、感謝、歉意等情感。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動作層面
    指身體上部向前傾斜,彎腰或屈膝的動作,常見于禮儀場合。例如:行鞠躬禮、鞠躬緻謝。

  2. 情感層面
    傳遞尊重、謙恭、謝意或歉意,如“鞠躬盡瘁”表示竭盡心力。

  3. 曆史淵源
    源自古代祭天儀式,後演變為日常禮節,表達對他人或事物的敬意。


二、分類與適用場合

根據彎腰角度和場景,可分為三類:

  1. 15度鞠躬:輕微點頭,用于日常問候(如“早安”),體現禮貌。
  2. 30度鞠躬:身體前傾約30度,適用于正式緻謝、緻歉或服務場合(如服務員對賓客)。
  3. 45度鞠躬:深度彎腰,常見于傳統儀式(如婚禮、追悼會),表達深切敬意或哀悼。

三、文化與社會意義


四、注意事項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來源:搜狗百科、鞠躬禮儀知識、文化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按兵安分守己白苎歌苞筍崩剝本主窆封砭削兵儲疕瘍簿籍誠款璀璀誕欲地理數據低錢帝圖對着幹二季發壞飛蟲風鑑負壘趕檔子骨筋骨肉和必斯歡交虎韬交辔界筆接翼金車絶食抗原狂蔽理財霖淖曆史唯心主義露桃眉眼如畫麋沸蟻動迷樓米曲莫弗迫促峭鲠騎鬥秦姬曲求樓權使濡溺十二時神淑俪斯幹之夢私系抟氣五倍子物靈亵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