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鹭鼓的意思、鹭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鹭鼓的解釋

古樂器。在穿徑的鼓柱上飾以翔鹭,故名。通稱建鼓。《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六·唐五郊樂章》:“笙歌籥舞屬年韶,鷺鼓鳧鐘展時豫。” 明 胡其毅 《孔廟柏歌》:“鳧鐘鷺鼓出東房,割牲釋菜羅酒漿。”參閱《隋書·音樂志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鹭鼓"是中國古代禮樂文化中的一種重要樂器,其名稱與象征意義均與鹭鳥密切相關。以下是基于權威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鹭鼓指鼓身裝飾鹭鳥圖案或使用鹭羽為飾的禮樂用鼓。《周禮·考工記》載:「鼓長八尺,鼓四尺,中圍加三之一,謂之鼖鼓。為臯鼓,長尋有四尺,鼓四尺……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其中鹭鼓屬儀仗用鼓,因鼓架常飾鹭鳥得名。

二、文化象征

  1. 祥瑞寓意

    鹭鳥位列《詩經·魯頌》「振振鹭,鹭于飛」的祥禽意象,象征高潔品行。漢代鄭玄注《周禮》雲:「鹭,白鳥也,以喻絜白之士。」故鹭鼓在祭祀中承載天人溝通的象征功能。

  2. 禮樂制度載體

    《禮記·明堂位》記載:「夏後氏之鼓足,殷楹鼓,周懸鼓。」鹭鼓作為周代懸鼓的演變形态,其形制體現「羽旄幹戚,樂之器也」的禮樂規範,常見于宮廷雅樂。

三、形制特征

據宋代陳旸《樂書》考據,鹭鼓鼓身常髹朱漆,鼓面蒙以鳄皮(古稱「鼍皮」),鼓架鑄銅鹭銜環為飾。此制延續至明清,北京社稷壇現存清代鹭鼓實物可見鹭鳥展翅的青銅支架造型。

四、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鹭鼓」多隱喻禮樂盛況。如:

明·李東陽《南郊慶成詩》:「鸾笙鼍鼓鬯皇儀,鹭鼓鲸鐘震九逵。」

此處以鹭鼓與鲸鐘對仗,渲染祭祀儀典的恢弘氣勢。


參考文獻

  1. 《周禮正義》清·孫诒讓注,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毛詩傳箋通釋》清·馬瑞辰著,中華書局
  3. 中國國家博物館《禮樂重器展》實物說明
  4. 《懷麓堂集》明·李東陽,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鹭鼓”是古代的一種樂器,其名稱來源于鼓柱上的裝飾及用途,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鹭鼓屬于建鼓的一種,特點是在鼓柱(穿徑)上裝飾有“翔鹭”圖案或雕刻,因此得名。建鼓是中國古代打擊樂器,常用于祭祀、禮儀等莊重場合。

  2. 名稱由來與象征

    • “鹭”指鹭鳥,古人視鹭為祥瑞之鳥,象征高潔、安甯。鼓柱飾鹭可能與祭祀時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寓意相關。
    • 鹭鼓在《樂府詩集》等文獻中常與“凫鐘”并列出現,二者均為禮樂重器,體現古代禮樂文化的儀式感。
  3. 曆史文獻記載
    據《隋書·音樂志下》記載,鹭鼓屬于雅樂體系,多用于唐代郊廟祭祀樂章,如《唐五郊樂章》中便有“笙歌籥舞屬年韶,鹭鼓凫鐘展時豫”的描述。

  4. 文學中的例證
    明代詩詞中常見鹭鼓意象,如楊慎《十二月朔旦南郊扈從省牲》中“蒼龍旂影動,朱鹭鼓聲傳”,黃佐《嘉靖丙戌郊祀慶成侍宴有述八十韻》中“鹭鼓雍容伐”,均以鹭鼓渲染莊嚴的禮樂氛圍。

鹭鼓是古代禮樂文化的典型器物,兼具實用功能與象征意義,其名稱、形制及用途均體現了中國傳統禮制與自然崇拜的結合。

别人正在浏覽...

安徽省班功行賞逼納超遷超然邁倫成品率橙色承統齒暮辭朝蹿升刁墨低潮法曹悱恻纏緜高谿功程攻擊觀玩鴻細荒荒黃稞蠖伸蔣士铨舊賬客衾苛嚴郎平流求龍雀漏月盲飙螞蟻搬泰山麪塑米鹽辇緻品題罴貅戚好棄取擾動日全食色衰愛弛商雲深層沈檀詩膽石鐘乳水鄉孫敖漯河梯河童趣萬兒八千危幾窩囊沃潤掀掉小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