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崤潼的意思、崤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崤潼的解釋

(1). 崤山 和 潼水 。《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北指 崤 潼 ,平塗不過七百;西接 嶢武 ,關路曾不盈千。” 李善 注引《雍州圖經》:“ 潼水 , 華陰縣 界。”

(2). 崤山 和 潼關 。 宋 陸遊 《感憤》詩:“形勝 崤 潼 在,英豪 趙 魏 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崤潼”是一個漢語詞語,由“崤”和“潼”兩個地理名稱組合而成,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分析。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通常指兩處地理實體:

    • 崤山:位于今河南省西部,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險要山脈,屬秦嶺東段支脈,曆史上為軍事要地。
    • 潼水/潼關:
      • 潼水:指流經陝西華陰縣一帶的河流(、2、3均提及)。
      • 潼關:位于陝西省東部,是關中地區的東大門,地勢險要,為曆代兵家必争之地。
  2. 具體指代
    根據文獻記載,“崤潼”有兩種用法:

    • 自然地理組合:指崤山與潼水,如《文選·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中描述北方地形時提到“北指崤潼”,強調地理屏障作用。
    • 軍事關隘組合:指崤山與潼關,如宋代陸遊《感憤》詩“形勝崤潼在”,突出其戰略地位。
  3. 文學與曆史意義
    該詞多用于詩文或曆史文獻中,體現對險要地勢的描寫或對軍事防禦的重視。例如潼關因“山勢雄三輔,關門扼九州”聞名,與崤山共同構成中原西部的天然防線。

  4. 字形與結構

    • “崤”“潼”均為左右結構漢字,分别從“山”“水”旁,體現與地形、水域的關聯(參考)。

提示:若需更完整的文獻例證或地理考證,可查看(查字典)和(滬江詞典)的詳細引文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崤潼的意思

《崤潼》是一個詞語,它指的是中國古代地理概念,表示陝西省鹹陽市崤山和渭河之間的地區。

拆分部首和筆畫

《崤潼》由崤和潼兩個字組成。

崤的部首是山,它的筆畫數是8。

潼的部首是水,它的筆畫數是15。

來源

《崤潼》一詞最早出現于中國古代文獻《漢書·地理志》中,用來描述崤山和潼關的地理位置。

繁體

《崤潼》的繁體字為「崤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崤潼的漢字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其中崤的古字形為「崤」,潼的古字形為「潼」。

例句

1. 崤山蜿蜒曲折,給這個地區增添了獨特的自然風光。

2. 人們常常前往崤潼一帶旅遊,感受其悠久的曆史和獨特的文化。

組詞

1. 崤山:指位于鹹陽市的一座山脈。

2. 潼關:指位于鹹陽市的一座關隘。

3. 崤澤:指位于鹹陽市的一個湖泊。

近義詞

崤潼地區的近義詞包括:鹹陽地區、潼關地帶。

反義詞

崤潼地區的反義詞為其他地區的名稱,例如:東京、紐約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