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崤潼的意思、崤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崤潼的解釋

(1). 崤山 和 潼水 。《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北指 崤 潼 ,平塗不過七百;西接 嶢武 ,關路曾不盈千。” 李善 注引《雍州圖經》:“ 潼水 , 華陰縣 界。”

(2). 崤山 和 潼關 。 宋 陸遊 《感憤》詩:“形勝 崤 潼 在,英豪 趙 魏 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崤潼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地理意義的複合詞,由“崤”和“潼”兩字組成。根據《漢語大詞典》,“崤”指崤山,位于今河南省西部,屬秦嶺東段支脈,以險峻著稱,古為兵家必争之地,如《左傳》記載的“崤之戰”即發生于此;“潼”指潼關,位于陝西省渭南市,北臨黃河,南依秦嶺,是關中平原的東部門戶,漢代始設關隘,素有“三秦鎖鑰”之稱。

二者合稱“崤潼”,常代指中原地區的重要關隘與戰略屏障。例如《讀史方輿紀要》中描述:“崤潼之險,控扼東西,天下所倚。”其文化内涵包含三重:其一為地理标志,特指豫陝交界處的山河形勝;其二為軍事象征,體現古代戰争中的攻守樞紐地位;其三為文學意象,常見于詩詞歌賦,如元稹《酬樂天東南行詩》中“崤潼風雨外,巴蜀夢魂間”。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見于曆史文獻及古典文學研究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崤潼”是一個漢語詞語,由“崤”和“潼”兩個地理名稱組合而成,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分析。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通常指兩處地理實體:

    • 崤山:位于今河南省西部,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險要山脈,屬秦嶺東段支脈,曆史上為軍事要地。
    • 潼水/潼關:
      • 潼水:指流經陝西華陰縣一帶的河流(、2、3均提及)。
      • 潼關:位于陝西省東部,是關中地區的東大門,地勢險要,為曆代兵家必争之地。
  2. 具體指代
    根據文獻記載,“崤潼”有兩種用法:

    • 自然地理組合:指崤山與潼水,如《文選·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中描述北方地形時提到“北指崤潼”,強調地理屏障作用。
    • 軍事關隘組合:指崤山與潼關,如宋代陸遊《感憤》詩“形勝崤潼在”,突出其戰略地位。
  3. 文學與曆史意義
    該詞多用于詩文或曆史文獻中,體現對險要地勢的描寫或對軍事防禦的重視。例如潼關因“山勢雄三輔,關門扼九州”聞名,與崤山共同構成中原西部的天然防線。

  4. 字形與結構

    • “崤”“潼”均為左右結構漢字,分别從“山”“水”旁,體現與地形、水域的關聯(參考)。

提示:若需更完整的文獻例證或地理考證,可查看(查字典)和(滬江詞典)的詳細引文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寶赤刀包袱底兒鼻梁常朝車鎋村書傣曆大離話等價地負海涵東土都纂奪得飛飙鳳紙棼橹福地洞天遘逆鞲鷹呱呱聒叫海軍航空兵荷橐持籌假日經濟劫舍金書勁正肌石九執棘圍鎖院眷厚鞠訊老公嘴兒連頭碄碄隴坂盤石之固潛藏棄孩绮寮麴道士羣疑榮瘁軟古囊囊三伏三節人從沙皇山驿石英鐘誰生悚慶陶丘謄正鐵刃無或仙蝶相承仙果媟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