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鹳鶴的意思、鹳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鹳鶴的解釋

[crane] 鳥名。形似鶴,嘴長而直,頂不紅,常活動于水旁,夜宿高樹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鶴也。——宋· 蘇轼《石鐘山記》

詳細解釋

泛指鶴類。 唐 杜甫 《宿江邊閣》詩:“鸛鶴追飛靜,豺狼得食喧。” 明 唐順之 《雁訓》:“于是鸛鶴為之罷唳,鳱鴡為之噤舌。” 清 顧炎武 《京口》詩之二:“雲浮鸛鶴春空遠,水擁蛟龍夜月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鹳鶴是漢語中一個由兩種鳥類名稱組合而成的複合詞,特指鹳與鶴兩類大型涉禽。以下從詞典釋義、生物特征及文化意象角度分述:


一、詞典釋義

  1. 鹳(guàn)

    • 定義:鹳科鳥類的統稱,體型高大,喙長而直,翼大尾短,常栖息水邊捕食魚蝦。
    • 特征:如白鹳、黑鹳,腿細長,巢多築于高樹或岩壁。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鶴(hè)

    • 定義:鶴科鳥類,頸、腿細長,喙直,羽色多白或灰,鳴聲響亮,象征祥瑞長壽。
    • 代表物種:丹頂鶴、白鶴。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3. “鹳鶴”合用

    • 古籍中常并稱兩類鳥,凸顯其水邊栖息、姿态優雅的共性。
    • 例:杜甫《兵車行》"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況複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詩中"聲啾啾"或暗喻鹳鶴哀鳴,烘托荒涼意境)。

      來源:《全唐詩》卷二百一十六,中華書局,1960年。


二、生物學特征對比

特征
分類 鹳科(Ciconiidae) 鶴科(Gruidae)
頸部姿态 飛行時頸伸直 飛行時頸呈"S"形
鳴叫 通常不發聲,靠喙敲擊 鳴管發達,叫聲洪亮
栖息地 濕地、沼澤 蘆葦叢、淺水湖泊
數據支持: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鳥類志》,科學出版社,2010年。

三、文化象征與文學意象

  1. 祥瑞寓意
    • 鶴:道教仙禽,象征長壽(如"松鶴延年");鹳:歐洲民間視為送子鳥。
  2. 詩詞意境
    • 杜甫《秋興八首》"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鳳凰枝……關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 以鹳鶴等鳥類隱喻超脫塵世。
    • 柳宗元《登柳州城樓》"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嶺樹重遮千裡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鹳鶴意象烘托孤寂心境。

      來源:《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


四、生态保護現狀

"鹳鶴"一詞兼具生物特性描述與人文意象承載,其釋義需結合詞典定義、生态特征及文化語境綜合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鹳鶴”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及相關信息可綜合如下:

1.基本釋義

鹳鶴(guàn hè)指一類形似鶴的鳥類,具體特征包括:

2.文學與象征意義

3.與鹳、鶴的區别

雖然“鹳鶴”一詞常連用,但鹳和鶴實際屬于不同類群:

4.擴展說明

如需更詳細生物學分類或文化寓意,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或鳥類學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安分知足白蠟明經包韫扁圓步級超俊塵迹馳弋詞窮理屈道傍苦李道不拾遺大司成典爨點悟帝業棟號耳朵眼兒二蓋犯教翻手雲覆手雨肥鈍鳳樓龍阙風饕紛歧附小尜尜搆成憨勁後土夫人花街柳陌火挾降冕檢集矯世景輝奇羨沮棄看養闊朗狼羔子淼渺明當陪斬破舌樵山輕浪清森輕易戎冠石樓事要瘦骨棱棱霜淩舒暢厮觑泝述歎怅推借脫袴小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