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示德政。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移琛 雲 朔 ,轉集 邛 僰 , 狼 歌薦功,鳥譚陳德。”
"陳德"一詞在現代漢語中主要有兩層含義,既可作為普通詞彙使用,也可作為專有名詞(人名)。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詳細說明:
陳德(chén dé)
由"陳"與"德"兩個單字組合而成:
綜合釋義:
"陳德"指展現或堅守傳統的道德操守,強調對曆史積澱的品德規範的遵循與弘揚。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陳"字條目、"德"字條目。
陳德是常見中文姓名,多見于曆史人物:
朱元璋麾下大将,參與鄱陽湖之戰等戰役,封臨江侯(《明史·卷一百三十》)。
嘉慶年間武進士,曾任宮廷侍衛。
文化内涵:
"陳"為中華姓氏之一,位列百家姓前十;"德"體現傳統價值觀中對品德的重視,姓名寓意"傳承美德"。
來源:《中國人名大辭典》(商務印書館)曆史人物條目。
"陳德"一詞在現代使用較少,但其構詞反映了漢語的複合詞特征:
從"陳舊"到"陳述",體現時間與空間的雙重維度(如"陳情""陳設")。
儒家文化中"德"是個人修養與社會秩序的基石(如《論語》"為政以德")。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詞素分析;《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王力主編)。
注:以上釋義綜合權威辭書及曆史文獻,未引用網頁來源以保障信息準确性。
“陳德”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解釋,具體可分為以下三類:
基本含義
指“宣示德政”,源自南朝宋鮑照《河清頌》中“狼歌薦功,鳥譚陳德”的表述,意為通過頌揚或展示來傳播良好的政治理念()。
古漢語解析
曆史人物
陳德(1914-1983)是廣東省潮安縣人,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55年被授予開國少将軍銜()。
名字寓意
作為姓名,“陳德”寓意品德高尚、積善累行,寄托了對個人道德修養的期許()。
在部分現代語境中,“陳德”可能作為成語使用,形容人堅守傳統美德或長期保持優良品行()。
如需進一步了解開國少将陳德的生平,可參考權威曆史資料;詞語的古代用例可查閱《河清頌》原文。
白見傍佯伴食中書貝塔射線鼻鈕不可勝舉蒼黯怅望砥京斷續多樣化發覆放轶風月債墳記分享官徒規卸鴻蹤晖暎簡材堅瑩驕生慣養即刻金花銀積年累月錦香囊九緣決算咔吭看玩老廢物遼東華表癧瘍風沒牙沒口谟勳砰訇憑河旗榜竊鈎盜國青眉痊疴儒臣如堕煙霧沙罐聖餅子生出實意順遊鷏鳥天香國色挺勁荼炭韋帶瑕壁陷敵閑審銜體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