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鈎盜國的意思、竊鈎盜國的詳細解釋
竊鈎盜國的解釋
見“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
詞語分解
- 竊鈎的解釋 偷腰帶鈎。謂小偷小摸。 明 儲國桢 《雜詠》:“羣盜竊鈎終問鼎,元戎籌國并齎糧。” 續範亭 《感言》:“古人有竊國竊鈎之喻,今日竟有竊黨而兼竊國者,當得何罪?”參見“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
- 盜國的解釋 竊取國家政權。《舊唐書·僖宗紀》:“伏以僞 煴 違背宗社,僭竊乘輿,欺天之禍既盈,盜國之罪斯重,果至覆敗,以就誅夷。” 宋 洪邁 《容齋隨筆·杜延年杜欽》:“夫 新莽 盜國,權輿於 鳳 。” 清
網絡擴展解釋
“竊鈎盜國”(qiè gōu dào guó)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通過欺騙、偷竊等不正當手段奪取國家權力或掠奪國家財富的行為,常用來形容為私利而嚴重損害國家利益的人或行為。
2. 來源與典故
- 出處:源自《莊子·胠箧》中的“竊鈎者誅,竊國者侯”,原指盜竊小物件的人被處死,而篡奪政權的人卻成為諸侯,諷刺法律虛僞和社會不公。
- 演變:後世引申為對“小盜受罰,大盜得勢”現象的批判,強調權力與規則的雙重标準。
3. 用法與場景
- 適用對象:多用于批判貪污腐敗、濫用職權、侵吞公共財産等行為,尤其是身居高位者以權謀私的案例。
- 語境舉例:常見于社會評論、政治分析或曆史讨論中,如揭露官員貪腐時可用此成語形容其危害性。
4. 結構與延伸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中性詞,但多含貶義(諷刺或批判)。
- 近義詞:竊鈎者誅,竊國者侯;大盜竊國。
- 反義詞:廉潔奉公,大公無私。
補充說明
- 書寫差異:部分文獻中寫作“竊鈎盜國”(“鈎”與“鈎”為異體字,意義相同)。
- 現代關聯:常被借喻為對制度漏洞或權力腐敗的反思,如“小貪被嚴懲,巨貪卻逍遙法外”的現象。
網絡擴展解釋二
《竊鈎盜國》的意思
《竊鈎盜國》是一個成語,意指盜取國家的統治權。這是一個貶義詞,用來形容那些企圖通過不正當手段奪取國家權力和利益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竊鈎盜國》這個成語可以拆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 竊:部首穴,共4劃。
- 鈎:部首金,共10劃。
- 盜:部首皿,共11劃。
- 國:部首囗,共8劃。
來源和繁體寫法
《竊鈎盜國》這個成語來源于《史記·報任少卿書》,原文為:“明主不立,則遠方之人散,此盜國之民竊鈎者也。”這句話意思是,如果沒有正當的國家統治,人們就會離散,這些離散者就是企圖竊取國家統治的人。
繁體寫法為《竊鉤盜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形狀有所不同,所以《竊鈎盜國》這個成語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
竊:竊字的古漢字寫法為穴十一點,表示藏匿、偷竊的意思。
鈎:鈎字的古漢字寫法為金十橫,表示鈎子的意思。
盜:盜字的古漢字寫法為皿木曲長,表示偷竊、盜取的意思。
國:國字的古漢字寫法為囗土中點,表示國家的意思。
例句
1. 他一心想要竊鈎盜國,結果被國家安全部門逮捕了。
2. 這個政治家被指控企圖竊鈎盜國,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組詞
竊賊、鈎子、盜竊、全國、國家主權、國民、國庫
近義詞
竊國、竊取國家、盜國、盜取國家權力
反義詞
愛國、追求國家發展、忠誠國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