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陳辭的意思、陳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陳辭的解釋

(1).發布命令。《國語·周語上》:“布令陳辭而又不至,則增修於德而無勤民於遠,是以近無不聽,遠無不服。”

(2).發表言論,訴說。《國語·晉語八》:“臣嘗陳辭矣,心以守志,辭以行之,所以事君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表》:“并陳辭帝庭,匪假書翰。” 宋 陳亮 《祭金伯清父文》:“念歸怨之何所,矢陳辭之靡他。” 清 唐孫華 《石鼓歌》:“陳辭紀事鋪鉅藻,追匹《雅》《頌》非 齊 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陳辭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分為以下兩個層面:

一、陳述言辭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解釋為"陳述言辭",指有條理地表達觀點或主張。該用法源自古代典籍,如《楚辭·九章》中"陳辭"即指向神靈陳述心迹的儀式性表述。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正式場合,如外交聲明、法律文書等專業領域。

二、重複性言辭 《漢語大詞典》收錄其古義為"陳舊重複的言辭",東漢王逸《楚辭章句》注"陳辭"時稱:"重作辭賦以自申說",強調其重複性特質。此釋義保留在成語"陳辭濫調"中,用以批評缺乏新意的表述。

該詞的用法演變體現了漢語詞彙發展的典型特征。在構詞法上,"陳"作為形容詞時表陳舊義,作動詞時表陳述義,形成語義雙關現象。現代漢語使用中需結合具體語境辨析,如"慷慨陳辭"取陳述義,"陳辭老調"則取陳舊義。

網絡擴展解釋

“陳辭”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其不同層面的解釋:

一、成語含義

  1. 基本解釋
    指陳舊的言辭或陳詞濫調,常用于批評缺乏新意的表達。由“陳”(陳舊)和“辭”(言辭)組成,強調語言内容的過時性。
    例句:某些演講者反複使用陳辭,聽衆感到乏味。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政治人物、作家或公衆人物依賴舊有表達方式,缺乏創新。


二、普通詞語含義

  1. 發布命令
    古漢語中可指“發布政令”,如《國語·周語上》記載的“布令陳辭”。
    例句:君主通過陳辭宣示政策。

  2. 發表言論或訴說
    表示陳述觀點、申訴情感等,如《文心雕龍》中“陳辭帝庭”指在朝廷上表達意見。
    例句:他多次陳辭,希望得到公正對待。


三、與“陳詞”的關聯與區别


“陳辭”需結合語境判斷:成語強調内容陳舊,普通詞語可指發布命令或陳述觀點。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國語》《文心雕龍》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白蓮社蔔第成配踟躊尺墨大房山帶路擣遒搗實打銷地覆天翻遞轉樊萦發笑苟利酣醑黑科技井灌浄門即席絶倒鞠問伉急枯膓魁礨阃業樂安瀝瀝離迷陸池蓮門钹南枝北枝潛竄佥同球後曲腔遶萦扇骨子神牽鬼制伸舌頭史編蝨處裈適長孫獅子滾繡球手腳乾淨受納霜氛水草死且不朽松狗韬韫陶竈體類王義危法文會向暮仙史閑是閑非邪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