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東晉 釋 慧遠 于 廬山 東林寺 ,同 慧永 、 慧持 和 劉遺民 、 雷次宗 等結社精修念佛三昧,誓願往生西方淨土,又掘池植白蓮,稱白蓮社。見 晉 無名氏《蓮社高賢傳》。 宋 陳舜俞 《廬山記·山北》:“ 遠公 ( 慧遠 )與 慧永 ……十八人者,同修浄土之法,因號白蓮社十八賢。” 元 汪元亨 《雁兒落過得勝令·歸隱》曲之九:“名姓老空山,魂夢杳 長安 ,且入白蓮社,休題玉筍班。” 清 孫枝蔚 《憶昔篇寄示燕谷儀三子》:“隻今老復病,想入白蓮社。”
(2). 唐 白居易 仿 慧遠 故事,在 香山 修淨土的場所。 白居易 因以自號 香山居士 。 宋 戴埴 《鼠璞·白蓮社》:“宮觀用蓮社,乃 白居易 緻仕,與僧 如滿 在 香山 修浄土,號‘白蓮社’。”
“白蓮社”是中國曆史上重要的佛教團體,其含義和演變可分為以下方面:
白蓮社是東晉時期由高僧慧遠在廬山東林寺創立的佛教結社,以修習淨土法門為核心。因寺院内掘池種植白蓮而得名,故稱“白蓮社”或“蓮社”。
“白蓮社”一詞在文學中常被借指文人雅士的結社活動,如白居易的香山結社即屬此類。
“白蓮社”最初是佛教淨土宗的修行團體,後經曆複雜演變,對中國宗教史和社會運動産生雙重影響。需注意其與後世“白蓮教”的本質區别:前者為合法宗教結社,後者則演變為被朝廷鎮壓的民間秘密組織。
《白蓮社》是一個詞語,它指的是一個曆史上的團體或組織。具體來說,白蓮社是指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由普通農民組成的一種秘密組織。
拆分部首:白(百)+蓮(艹)+社(⺹)
筆畫數:白(5畫)+蓮(16畫)+社(4畫)
白蓮社最早出現在中國宋代,後來在明代和清代也有存在。它是一種民間宗教團體,主要活躍在農村地區。該社團的成員相信佛教、道教和民間信仰,崇拜觀音菩薩和其他神靈。
繁體字:白蓮社
在古代,白蓮社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以《康熙字典》為例,它的寫法是「柏殿舎」。
1. 在明代,白蓮社成員秘密組織起來反抗統治者。
2. 這個小村莊上的白蓮社的成員堅信他們的信仰能夠保護他們的安全。
白蓮、蓮社、白社
白蓮教、彩蓮社、無極教
官腐、經世緻用、科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