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鞠問的意思、鞠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鞠問的解釋

審訊。鞠,通“ 鞫 ”。 宋 沉括 《夢溪筆談·官政二》:“收付所司鞠問,果姦人殺其夫,婦人與聞其謀。”鞠,一本作“ 鞫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若隻靠着鞠問一節,儘有屈殺了,再無説處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鞠問"的漢語釋義解析

一、基本釋義

"鞠問"為古漢語詞彙,指通過審訊、盤查等方式追究事實真相,常見于司法與刑獄場景。據《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釋義,"鞠"通"鞫",意為審問犯人,"鞠問"即詳細審訊以核實案情。《辭源》(商務印書館)補充說明,該詞在宋元時期律法文書中使用頻繁,強調對罪狀的反複推究。

二、曆史源流與用例

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周禮·秋官》中"掌囚掌守盜賊,凡囚者,上罪梏拲而桎,中罪桎梏,下罪梏",鄭玄注雲"謂鞠問之時"(《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元代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我将這簡帖兒去夫人行出首去,看他怎生鞠問",展現了古代公堂審訊場景。

三、現代應用與相關辨析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标注為"書面語",現代司法體系中多使用"審訊""訊問"等替代詞。與"審問"相比,"鞠問"更側重對證據鍊條的完整性核查,《古代法制術語考釋》(法律出版社)指出其隱含"窮盡查證"的語義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鞠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鞠問指審訊,其中“鞠”通假為“鞫”(意為審問、查問)。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司法語境中,表示對案件或嫌疑人的詳細盤查。


二、詞源與用法

  1. 通假關系
    “鞠”在此處為通假字,本字為“鞫”。《說文解字》中提到“鞫,窮理罪人也”,即追究、審問之意。因此“鞠問”等同于“鞫問”,強調通過詳細詢問查明真相。

  2. 曆史用例

    • 宋代沈括《夢溪筆談》記載:“收付所司鞠問,果奸人殺其夫,婦人與聞其謀。”
    • 明代《二刻拍案驚奇》提到:“若隻靠着鞠問一節,儘有屈殺了,再無説處的。”

三、近義詞與關聯詞


四、例句參考

  1. 馮侯乃拘鄰裡何富、江濱到縣鞠問。(出自古代案例)
  2. 包公鞠問明白,将案情逐一查清。

五、使用注意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引用,可參考《夢溪筆談》《二刻拍案驚奇》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眼窩八賢王飙焚睥睨一切參典裳衣闖伺出相賜對此家大祲電話號碼多物燔萊奮飛服裝廠公廨觚圜過與鴻嗸慌促皇極殿鹄發金粉金環匶車拘獲讕辭羸豕臨喪黎然蒙族娩澤迷離馬虎岷江彌時莫愁湖跑泉辟官貧破千金一擲宂率入贽少言寡語伸吭首戰告捷霜絮探急陶白腿碼推體屯亂唾腺望竿文墨五彩戲效試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