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兀自的意思、兀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兀自的解釋

(1).徑自。《敦煌變文集·燕子賦》:“見他宅舍鮮淨,便即兀自占着。”

(2).亦作“ 兀子 ”。還;仍然。《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你記得當時在月臺上賞月,把我許你,你兀自拜謝。你記得也不記得?”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八:“誰知今日見伊,尚兀子鰥居獨自。”《儒林外史》第三回:“ 範進 正在一個廟門口站着,散着頭髮,滿臉污泥,鞋都跑掉了一隻,兀自拍着掌。” 王統照 《刀柄》:“ 周老頭 聽見主人高興的評判話後,卻兀自沒停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兀自”是一個漢語副詞,讀音為wù zì,主要用于早期白話或文學作品中,現代漢語使用較少。它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徑自/公然
    表示未經允許或不顧他人,自行決定行動。
    例句:《敦煌變文集·燕子賦》中“見他宅舍鮮淨,便即兀自占着”,描述燕子徑自占據他人房屋的行為。

  2. 仍然/還是
    強調某種狀态或動作持續不變。
    例句:《儒林外史》中“範進兀自拍着掌”,體現人物持續的動作狀态。

二、詞源與用法

三、現代應用示例

提示:若需更多古籍用例或權威解析,可參考《漢典》《敦煌變文集》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兀自的意思

兀自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堅定自強,獨立自立,不依賴他人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兀自的部首是兒字底部的八字形,拆分部首為兒,拆分筆畫為3畫。

來源

兀自的字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說文解字》,意為積極行動,不依賴他人。

繁體

繁體字中,兀自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兀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兀自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古時候的兀自寫作「屋自」,表示依靠自己,自立自強。

例句

他從小家境貧困,但是兀自奮鬥,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組詞

自強不息、自力更生、奮發向前。

近義詞

自立、自主、自信。

反義詞

依賴、依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