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釣築的意思、釣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釣築的解釋

漁釣和版築。用 周 呂尚 釣于 磻溪 和 傅說 舉于版築的故事。後因用作君臣遇合之典。 唐 杜牧 《華清宮三十韻》:“釣築乘時用,芝蘭在處芳。” 宋 楊萬裡 《紀聞》詩:“ 賓王 欺釣築, 君實 誤兒童。” 宋 陸遊 《秋霁遣懷》詩:“人生富貴本細事,釣築逢時俱将相。”參見“ 釣川 ”、“ 版築飯牛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釣築"是漢語中由典故演化而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賢能之士在未被重用時隱居民間,包含兩層典故來源:

一、詞源解析

  1. "釣":源自姜太公釣魚典故。《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姜尚(姜子牙)曾在渭水邊用直鈎垂釣,實為等待周文王賞識,後輔佐武王伐纣建立周朝。此典故引申為賢士以獨特方式展現才能待明主。
  2. "築":出自傅說版築故事。《尚書·說命》載,商王武丁夢見賢人傅說,後尋訪到正在夯土築牆的傅說,拜為宰相。"築"即古代版築夯土技術,代指傅說的寒微出身。

二、引申釋義 該詞在《漢語大詞典》中被定義為:"指呂尚釣于渭濱和傅說舉于版築的故事,後因以'釣築'指賢士隱居待用",常用于形容有才能者在未被發掘前的隱逸狀态。例如:"曆代文人以釣築自喻,表達懷才不遇之志。"(《中國典故大辭典》)

三、文化應用 唐代李白《梁甫吟》中"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即化用"釣築"典故。明清時期文人常以"釣築生涯"描述隱居生活,如《明史·隱逸傳》載:"士大夫多效釣築之風,避世于山林。"(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釣築”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君臣遇合相關。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詞義構成與典故來源

  1. 字面組合
    “釣”指垂釣,“築”指版築(古代夯土築牆的工藝)。兩字分别對應兩位曆史人物的經曆。

  2. 呂尚(姜子牙)典故
    周文王在渭水之濱偶遇垂釣的呂尚,通過交談發現其治國才能,拜為軍師。這一故事成為賢臣得遇明君的象征。

  3. 傅說典故
    商王武丁從從事版築勞役的奴隸中發現傅說,破格提拔為相。此事喻指寒士遇明主。

引申含義

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文言範疇,現代使用較少,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詩詞賞析中。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詩句中的用法,可參考《全唐詩》《宋詩選注》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蕩覆道傍築室東嶽都都磨磨發聾振聩扶光輻裂該該高年宮駕供藝貴僚顧天古篆害不好好極了花镳火前春漸丁翦伐截趾適屦計窮勢迫看人下菜碟兒曠夫怨女老人山連逮量定零堕俚子栾栱邏緝靡蹤漠然視之虐政甯哥晴窗曲傅然已如狼似虎颯沓聲波濕婆仙碎催苔梅天鵝絨田間管理條幅通亂枉費日月亡魂喪膽王永民聞風而起卧魚無灰木霞床香茶木樨餅小腸小豆寫生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