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釣和版築。用 周 呂尚 釣于 磻溪 和 傅說 舉于版築的故事。後因用作君臣遇合之典。 唐 杜牧 《華清宮三十韻》:“釣築乘時用,芝蘭在處芳。” 宋 楊萬裡 《紀聞》詩:“ 賓王 欺釣築, 君實 誤兒童。” 宋 陸遊 《秋霁遣懷》詩:“人生富貴本細事,釣築逢時俱将相。”參見“ 釣川 ”、“ 版築飯牛 ”。
“釣築”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君臣遇合相關。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字面組合
“釣”指垂釣,“築”指版築(古代夯土築牆的工藝)。兩字分别對應兩位曆史人物的經曆。
呂尚(姜子牙)典故
周文王在渭水之濱偶遇垂釣的呂尚,通過交談發現其治國才能,拜為軍師。這一故事成為賢臣得遇明君的象征。
傅說典故
商王武丁從從事版築勞役的奴隸中發現傅說,破格提拔為相。此事喻指寒士遇明主。
君臣知遇的象征
後世将“釣築”合并使用,代指賢才被君主賞識并重用的際遇,如宋代陸遊詩句“釣築逢時俱将相”便化用此典。
文學中的運用
唐代杜牧《華清宮三十韻》以“釣築乘時用”暗喻人才選拔,宋代楊萬裡、陸遊等詩人也多次引用此典表達對仕途際遇的感慨。
該詞屬于文言範疇,現代使用較少,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詩詞賞析中。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詩句中的用法,可參考《全唐詩》《宋詩選注》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