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态的意思、浩态的詳細解釋
浩态的解釋
謂儀态大方。 唐 韓愈 《芍藥》詩:“浩态狂香惜未逢,紅燈爍爍緑盤籠。”
詞語分解
- 浩的解釋 浩 à 水大,引申為大和多:浩大。浩繁。浩蕩。浩瀚。浩劫。浩淼(亦作“浩渺”)。浩氣(盛大剛直之氣)。浩如煙海。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态的解釋 态 (態) à 形狀,樣:态度。狀态。姿态。形态。神态。動态。靜态。事态。情态。常态。變态。體态。生态。 一種語法範疇,多表明句子的主語和動詞之間關系。 筆畫數:; 部首:心;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浩态”是一個漢語詞彙,讀作hào tài,其核心含義為儀态大方。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詞義:形容人或事物姿态舒展、氣度從容,不顯局促或拘謹。該詞常用于文學語境中,帶有對形态或氣質的贊美意味。
2.詞源與出處
- 文學溯源:出自唐代韓愈的《芍藥》詩:“浩态狂香惜未逢,紅燈爍爍綠盤籠。”此處以“浩态”形容芍藥盛放時舒展大方的姿态,通過拟人化手法強化意象。
- 構詞解析:
- “浩”:本義為水勢盛大(如“浩瀚”),引申為廣闊、宏大。
- “态”:指形态、儀态,二者結合後強調“大而從容”的儀态特征。
3.用法與語境
- 適用對象:多用于形容自然景物(如花卉、山川)或人的舉止氣度。例如:“牡丹浩态,冠絕群芳”。
- 語體色彩:屬書面語,具有古典文學色彩,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
4.近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詞:雍容、端莊、恢弘
- 反義詞:局促、拘謹、猥瑣
5.擴展參考
- 可結合《漢語大詞典》或《全唐詩》等典籍進一步探究其文學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浩态
浩态(hào tài),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浩(hào)是一個形容詞,表示廣大、宏偉;态(tài)是一個名詞,表示姿态、樣子。結合在一起,浩态指的是一個廣闊宏偉的姿态或樣子。
部首和筆畫
浩的部首是水,筆畫數為10;态的部首是心,筆畫數為9。
來源
浩态一詞的來源比較複雜,一般和文言文有關。它最早出現在《李開先書》中,用于形容大氣磅礴、宏大壯麗的景象。後來在《康熙字典》中被正式收錄,成為規範字。隨着時間的推移,浩态逐漸延伸引申,不再僅僅用于形容景物,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氣勢和風度。
繁體
浩态的繁體字為「浩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浩态一詞的寫法與現代有一些細微的不同。具體地說,浩和态的組合字形中,态的上方會寫成「心」的旁邊右邊多加一橫,這是古代字體的特殊寫法。
例句
1. 他站在山巅,展望着浩态的大海。
2. 這座宮殿的建築風格非常浩态,宏偉壯麗。
3. 他的雄赳赳的浩态令人驚歎。
組詞
浩大、浩蕩、浩渺等。
近義詞
宏偉、壯麗、莊嚴。
反義詞
狹小、狹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