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how one wishes one could]∶多麼想——表示一個人的強烈願望
我恨不得一拳把他打倒
(2) [itch to]∶因要求得不到滿足而抱怨;恨不能
恨不得立即采取行動
表示急切地盼望做成某事。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上:“始人皆言當今不可行帝王道,唯 魏徵 勸我,今遂功業如此,恨不得使 封德彜 等見之。” 宋 史達祖 《惜黃花》詞:“恨不得禦風歸去。”《兒女英雄傳》第三回:“我聽見這信,心裡已經急的恨不得立刻就飛到 淮安 見着面才好!” 巴金 《家》一:“我恨不得把所有的話一字不遺漏地說出來。”
“恨不得”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表達強烈的願望或急切的心情,通常帶有因現實條件限制而無法立即實現的遺憾感。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滬江詞典()或查字典()等來源。
“恨不得”是一個描述情感強烈的短語,表示非常希望得到某種東西或實現某種願望,情感上急切渴望的意思。
在現代漢字中,恨(hèn)字的部首是心,總筆畫數為9個。
“恨不得”一詞源于唐代詩人杜牧的《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恨不得因風飛過,猶勝卻人世間無。
“恨不得”的繁體字為「恨不得」。
在古代文獻中,恨不得也可以寫作“嗔不得”、“怨不得”等形式,但現代多指“恨不得”。
1. 他看到那個獎狀後,恨不得立刻跳起來喜極而泣。
2. 她恨不得每天都能見到他,無時無刻都想和他在一起。
3. 他恨不得馬上掙脫困境,實現自己的夢想。
1. 恨不得懷抱:形容非常希望擁有、緊緊抱着。
2. 恨不得早點:表示非常希望盡早實現某個願望或達到某個目标。
3. 恨不得吞吃:形容非常想要占有、得到。
1. 渴望:強調對某種物質或精神上的滿足的強烈願望。
2. 強烈希望:表示十分迫切地期望得到某種東西或實現某種願望。
3. 迫不及待:表示等待時間過長,情緒十分焦急且急于求成。
1. 不在乎:形容對某事物不感興趣,沒有特别強烈的願望或欲望。
2. 不期望:表示對某種結果或某件事情沒有什麼希望、期待。
3. 無所求:表示沒有任何要求、期待或願望。
【别人正在浏覽】